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国航空1982

第8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大国航空1982 刀削面加蛋 2650 2025-04-22 17:21

  “额……”于希明闻言顿时眼前一亮,随即说道:“你很厉害嘛,刚来所里就能做出方案,了不起啊。”

  “我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就是想为国家的航空事业做出一些贡献,现如今能进咱们所,遇到像于所长这样的领导,是我的幸运,我以后也会努力工作的。”

  马国强一脸正色的说道。

  “你有这样的觉悟和工作热情,值得表扬!”于希明赞许的点了点头,随即说道:“那这份方案先放我这里,回头我一定会仔细研究的,如果方案确实可行的话,所里会给你奖励的!”

  “谢谢于所长!”

  “对了马国强同志,你大学的专业是数学力学系吧?”

  “是的。”

  “那这样好了,从明天起,你去十二室,也就是特种设备室报道,其中的四组是专门研究导航设备的,主任刘涛,你找他就行。”

  “太好了!”

  马国强一脸的兴奋。

  他是五人中,第一个完成实习期,进入到正式设计岗位的新人,相对的,岗位工资也会高一些。

  在研究所,技术职称分高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初级工程师,以及实习生。

  本科毕业转正为技术员13级,工资56元左右,工程师100元左右9级,6级以上为高级职称,一般在150-300多元档次。

  从实习生到正式岗位,职称就是初级助理工程师,工资六十多,这是实实在在的福利。

  其他人见状,也都是一脸的羡慕。

  只有许国胜,一脸的不屑。

  “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么?”于希明问道。

  众人默不作声,只是看着于希明。

  “既然如此,那就散会吧。”

  下一刻,于希明一挥手,众人纷纷起身离开。

  宋文兴离开研究所,返回到了130厂的办公室。

  这间办公室是厂长提供给他的,桌上放满了他从资料室借来的书籍。

  相比在所里当制图员浪费时间,宋文兴在130厂的帮助下,不光考察了基地的很多厂子,还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室。

  前世宋文兴喜欢安静舒适的工作环境,这样可以更加投入的思考和工作。

  要知道,所里只有主任级别的领导,才有独立的办公室,而宋文兴一进厂,就享受了这样的待遇。

  但如今似乎要好景不长了。

  “碰!”

  办公室的房门被猛的推开,之前给宋文兴当助手的孟庆宇走了进来。

  “啊,老孟你来了,帮我倒杯水。”

  “宋文兴,厂长说了,让你带上你的东西,马上离开厂子。”

  “啥情况?”

  “都一个星期了,你连一张设计图都没画出来,所以厂长不想要你了。”

  “这样啊。”宋文兴闻言笑了笑,问道:“林厂长现在在办公室么?”

  “在,可是他……”

  “你放心,我走不了的。”

  宋文兴说完,走出了屋子。

  很快,他来到了厂长林伟荣的办公室。

  “林厂长,你要赶我走啊?”

  “你小子还有脸过来,都一个星期了,你都干了些什么,连图纸都没画出一张,你以为我这里是疗养院啊?”

  “我刚来基地,需要了解下这里的技术和设备情况,花费一些时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宋文兴微微一笑,从怀中掏出合同,“林厂长,咱们可是签了合同的,一个月的期限,这才一个星期,你这可是违约……”

  “你……”

  林伟荣万万没想到,自己当了十多年的厂长,居然被一个刚来的新人给套住了。

  “林厂长您放心,我保证在合同的期限内,完成民品的开发工作。”

  “我希望你不要光说不干,行了,你继续工作吧。”

  面对合同,林伟荣也只能作罢。

  “那就不打扰了。”

  宋文兴说完,转身离开了厂长办公室。

  也幸亏宋文兴前世有了白纸黑字留合同的习惯,否则的话,他今天恐怕就要真的滚蛋了。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宋文兴依旧没有开始设计工作,而是写了一份关于研究所经济责任管理制度的建议。

  对于宋文兴来说,一所是他将来安身创业的单位,只有研究所强大起来,他才有机会接触更多更高层的战机研发项目,所以他自然会将前世已经被证明切实可行的管理经验贡献出来。

  在他二十多年的航空生涯中,也是见证过很多研究所就是因为管理不到位,导致人才流失严重,最终衰落的,所以好的管理制度,才是一个研究所兴盛的重要因素。

  用了足足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宋文兴反复修改了多次,才把这份建议写完。

  随后,他离开办公室,回到了一所……

  ……

  晚上,所长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

  刚从BJ回来的于希明顾不上疲惫,依旧趴在桌上查阅着今天各科室送来的图纸和方案。

  早年他在沈飞112厂工作的时候,就是出了名的‘工作狂’,仗着年轻,他可以一天十几个小时泡在设计室,睡眠和吃饭时间加在一起,不超过七小时。

  也正是凭借着这份精神,从112厂设计科设计员、设计组组长、到副科长,现如今终于成为了一所的所长兼总设计师,前后奋斗了整整三十年。

  “于所,食堂都已经下班了,这是我给你做了点饭,你趁热吃吧。”

  吴炳林将网兜里饭盒轻轻的放在于希明的办公桌上,轻声说道。

  吴炳林和于希明年龄差了整整二十岁,既是上下级,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嗯。”

  于希明应了一声,将桌面的图纸收拾了一下,这才抬起了头。

  “于所,这次去BJ,部里领导说什么了?”

  “莫部长亲自和我进行了谈话,他说当前国内正在经济转型,国家把发展重点放在了国民经济发展上,咱们军工体系面临全面萎缩,部里的经费也不多,只够支持几个重点的项目,所以关于歼教7的研发费用,最多能再给咱们两百万,而且要分两年才能到位……”

  “两百万还要分两年,一年才一百万,这点钱差远了。”吴炳林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尽管一所在各方面都已经紧缩了开支,可一年两百万的经费,对于歼教7项目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发工资都勉强,更不要说做各种大型实验所需的经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