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从戎大汉

第614章 进入武帝统治后期(48)

从戎大汉 熊猫大泡 5568 2025-05-20 19:32

  纵观郡县城市功能演变的情况,城市的功能从秦汉之际的单一行政与政治功能逐渐发展为以商贸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多重功能因素并存的新型多样性的城市。根据巴蜀地区城市的发展水平情况,大致可将秦汉时期该区域的城市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早期巴蜀郡县城市的出现。其表现为以秦灭巴蜀后在该地区初步设立郡县城市,汉初中央王朝延续秦制继续对巴蜀地区各郡县城市的初步开发与管理。

  第二个阶段为两汉之际巴蜀地区多个郡县城市的崛起与发展。此阶段出现了以成都为代表的大都会城市的崛起与快速发展,同时兼有地区内如江州、朐忍、江阳、雒县、南安等城市在经济、文化等功能的不断丰富而取得较快发展。

  第三个阶段为东汉时期巴蜀郡县城市的平稳发展。这一时期郡县城市的数量时有增减,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城市的经济与社会文化等方面在前期已有的基础上继续有所发展。

  秦汉时期巴蜀地区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与时局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第一、二个阶段,巴蜀并入中央王朝,在大一统的格局之下,城市的布局进行重新的整合,促进各城市的不断变化与发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以成都为中心的大都会的快速发展对周边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同时对巴蜀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后来由于各地方豪族的大量出现,各地世家大族财富的迅速积累,加之他们对各地资源的控制,使各郡县城市的发展出现分化,特别是物资较为丰富的城市则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一些资源较为缺乏的城市则难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进一步分析这一时期巴蜀地区城市发展的情形,汉初中央王朝对巴蜀地区发展给予了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为各城市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而在我朝由于巴蜀地区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少有战乱之侵袭,各郡县城市的地方官员加大了城市的治理与开发,对地区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了应有的保障。与此同时,中原等地因战乱而导致的大量人口南迁巴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资源的涌入,促使巴蜀地区多级城市的快速发展。纵观这一时期巴蜀地区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巴蜀地区从之前各自区域为据独立发展的态势,转而成为在中央王朝统治之下的统一发展,导致城市形态、功能等方面较以往有所不同。地处长江上游地区的巴蜀城市在秦汉之际获得初步的发展,到了当今陛下执政时期区域内多地郡县城市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成都为中心的城市网络体系。

  咱们在益州也考察了巴郡和犍为郡两个郡了,给你们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说到这里刘从戎抬起头,询问田千秋、鲁吉阳、籍兴和马玉明四个人。田千秋、鲁吉阳、籍兴三个人听罢,则都摇了摇头表示还没有什么引起他们的注意,值得留下深刻印象的。马玉明稍加思索后讲定国公您莫非说的是这里的江川大河吗?刘从戎闻言赞同地点点头,说看来还是你熟悉益州,这里的那些江川大河则都通常会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等咱们到了蜀郡后你们也多留心观察下,会发现那里的水更是很有魅力的。既然说到了水,那我就给你们好好讲讲这些江川大河。益州境内的主要河流包括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沱江、嘉陵江等,这些河流在益州境内具有重要的地理和经济意义,先给你们简单介绍下:

  1、金沙江: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中段各拉丹东雪山的姜根迪如峰的南侧冰川,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四省区,其中在四川省境内全长1561公里,流域面积7.3万平方公里。金沙江的干流主要流经甘孜州、凉山州、攀枝花市、宜宾市,流域内支流众多,大小支流沿途注入干流构成羽状水系。

  2、雅砻江:雅砻江是金沙江的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称多县巴颜喀拉山南麓,流经甘孜州、凉山州、攀枝花市,干流全长1633公里,流域面积128120平方公里。雅砻江是中国十二大水电基地之一,水能资源丰富。

  3、大渡河:大渡河是岷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久治县哇尔依乡,流经阿坝州、甘孜州、雅安市、凉山州、乐山市,干流全长1074公里,流域面积77153平方公里。大渡河水力资源丰富,流域内地质灾害较多,但旅游资源丰富。

  4、岷江:岷江是长江的支流,发源于岷山南麓,流经阿坝州、成都市、眉山市、乐山市、宜宾市,干流全长753公里,流域面积45324平方公里。岷江在四川省内主要有黑水河、杂谷脑河等支流。

  5、沱江:沱江是长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九顶山南麓绵竹市清平乡断岩头下的大黑湾,流经德阳市、成都市、资阳市、内江市、自贡市、泸州市,干流全长640公里,流域面积27604平方公里。沱江是四川省腹部地区的重要河流之一。

  6、嘉陵江:嘉陵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流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干流全长1119公里,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嘉陵江在四川省内有广泛的支流和重要的经济价值。

  这些河流不仅在四川省内形成了丰富的水系网络,还对当地的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航运有着重要作用。此外,这些河流的流域内还蕴含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总的来说益州的河流可划分为 10个主要水系:金沙江干流水系,雅砻江水系,大渡河水系,青衣江水系,岷江水系,沱江水系,涪江水系,嘉陵江干流水系,渠江水系,乌江水系和长江干流上游水系。还有黄河支流黑、白二河,汉江,沅江等系统不完整的水系。大致可分为 3个部分:西部高原河流,东部盆地长江以北河流和长江以南边缘山地的河流。那咱们来逐一仔细盘点下益州的主要河流,我先给大家说下沱江。沱江源于茂汶东南边境的九顶山南麓,其源头有3个:东源绵远河,中源石亭江,西源湔江。绵远河为干流,流经绵竹北部山地,出汉旺峡谷入成都平原,至广汉连山镇的石亭江,于金堂赵镇纳来自岷江水系的青白江、毗河后始称沱江。沱江穿金堂峡后进入丘陵地区,向东南流经简阳、资阳、资中、内江、富顺等县市于泸州注入长江。河流自绵竹县断头岩下的大黑弯至河口,全长702公里,流域面积27860平方公里,是四川盆地腹部的重要水系、长江的一级支流。沱江支流较多,自上而下,左岸有清溪河、资水河、蒙溪河、大清流、赖溪河;右岸有石亭江、湔江、毗河、绛溪河、球溪河、釜溪河,构成树枝状水系。支流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有8条。釜溪河流域面积最大,为 3540平方公里,赖溪河最长,为 238公里。

  沱江作为长江直接的支流之一,这条河流起始于川西德阳绵竹市的山地,最终在泸州汇入长江。金堂、简阳这些成都周边的城市,也位于沱江沿岸。尽管夹在岷江和嘉陵江两大水系之间,沱江仍能独立注入长江。这得益于它在金堂县穿过了龙泉山脉。使它避开了成为岷江分支的命运。全长712公里的沱江,覆盖了一个约3.29万平方公里的流域。值得注意的是,在成都平原这个水网密布的地方。从都江堰分流出来的岷江水流,在服务过成都之后大部分最终汇入了沱江,而这部分水量几乎占到沱江总流量的三分之一。沱江流域构成了四川盆地的核心地带,拥有悠久的开发历史。而鸭子河,是沱江的分支石亭江的一条支流。历史上和现今,沱江流域城市林立。工农业活动密集,人口稠密,对益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沱江汇入长江之处的泸州,地理位置是两江交汇之地。因此,泸州被誉为出益州的第一港,航运意义重大。传统上,长江八大支流为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沅江、湘江和赣江。虽然沱江长度712公里略短于赣江,流域面积3.29万平方公里也较小。但考虑到它处于岷江和嘉陵江之间的狭小空间,能够独立流入长江已属不易。对比之下,东越地区的闽江长度仅为577公里,但流域面积却是沱江的大约两倍。沱江年均径流量约为140亿立方米,由于流域面积有限,其水量相对较少。但无论如何,沱江是仅次于传统八支流之外的第九大长江支流。讲到这里刘从戎停下来喝了口御酒,又从布袋子里面拿出了一块牛肉干嚼了几口后咽下,讲说完了沱江咱们讲下岷江。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岷江传统上以发源于四川松潘县岷山南麓的一支为岷江正源,但实际上,其西支大渡河从河源学上才是正源。但从传统上,仍以东支为正源。岷江东西二源:东源出自高程3727米的弓杠岭;西源出自高程4610米的朗架岭,两源汇合于虹桥关上游川主寺后,自北向南流经茂县、汶川、都江堰市;穿过成都平原的新津、彭山、眉山;再经青神、乐山、犍为;于宜宾市注入长江。干流全长711公里,以大渡河(1062公里)为正源,则全长1279公里。岷江各支流流域面积大于500平方公里的支流30条,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10条。岷江,古称渎水、汶水、汶江、汶川。因先秦以来即视为长江上源,故又称江、江水、大江水;各段又有古称玉轮江、箭水、导江、都江、皂江、大皂江、沫江、武阳江、合水、金马河、皂里水、水、三渡水、玻璃江、熊耳水、蜀江,异名甚多。岷江,根据干流地理特点,都江堰市以上为上游,都江堰市至乐山为中游,乐山至宜宾为下游。岷江东源(漳腊河),源头松潘县北部的岷山弓杠岭南麓隆板沟(弓杠岭位于九寨沟县塔藏乡和松潘县交界。藏语“都喜欢山“。垭口海拔3690米。弓杠岭因其岭如弓之杠得名。其斗鸡台有白河,是一个分水垭口,岷江上源隆板沟从垭口流出,自北向南,左纳曲壤柯河、阿拥沟,右纳扎依沟。江宽不过1-3米,水深0.1-0.2米;向下江流渐渐扩大,宽度到3-10米,水深到0.2-0.4米;河谷也渐渐宽阔,谷内一般有两级阶地,四边山丘低平。流经山巴乡、水晶乡,至虹桥关上游川主寺,汇合了来自朗架岭的西边一支。岷江西源(黄胜关河),发源于松潘县岷山山系郎架岭。上源称霍隆沟,南转东流,左纳大塔玛沟;转东南过高台子,左纳羊洞河(古称浪架水、滴漏水);又转南至两河口,右纳热玛宗沟;转南偏东,右纳大龙沟,再过黄胜关,左纳牙夷沟,此段又称黄胜关河(古称郎架水、潘州河)。又过东北寨,右纳老熊沟;东南至川主寺镇漳腊村,与东源漳腊河汇合。以下即称岷江(古称阔水,又称松潘河)。岷江南流过虹桥关,及入茂县境,此处河宽30-40米。在大海子出口处成为62.5米高的瀑布,小海子出口处成为123米高的瀑布。又南过玛脑顶、大店、石大关至两河口,右岸有黑水河来汇。以上河长168公里,流域面积5860平方公里。岷江在黑水河汇入后,东南流过北松溪至七星关,以下入汶川县境。南流过映秀后,于枫香树右纳渔子溪继又至漩口镇,河道有一大河曲急转东北入都江堰市境。东流环过茅亭,又折而向南。然后南偏东流,有都江堰引水枢纽鱼嘴于此分江为两股,左称内江,右称外江。外江为其正流,枢纽以下改称金马河。岷江上游段,也即止于此。

  岷江中游段金马河,古称水、江、南江。过都江堰引水枢纽,称为外江,南偏东流过文胜桥,过永盛、金马,入温江境。过金马(刘家湾),入双流境,南偏东行于双流、崇州界上,右纳黑石河七、九支渠,南过擦耳,入新津县境,左分石马堰。南过花桥子,再南于新津县城东,转南入彭山区境,于江口左纳府河。金马河之名即止于此。都江堰引水工程迎江分引,构成水网,而左岸水网又与沱江连通为非封闭型。金马河以下岷江南偏西流过眉山市彭山城东,南入眉山境。南过新江,又过太和镇转东南至崇礼镇北,至松江口又南入青神境至张坝。南流过古井坝,又过白果渡,经青神县城东折而向西,形成较大河曲,南过汉阳坝,右纳金牛河。以下进入乐山市平羌峡区,河道变窄,宽约120米,旧称犁头、飞鹅、平羌三峡,总长约8公里,作形转折,于板桥溪出峡。以下河宽又增,西南过关庙转南过通江,至罗塘口南过乐山市城区东,大渡河于右岸来汇。中游段即止于此。下游段起自乐山城东大渡河入汇处,河床显著增宽,分叉增多,流至乌尤寺下瓦厂坝,左纳九峰河再南过牛华镇,又南至五通桥,东南经镇江坝而过犍为县城东,又南过孝姑沱,至庄房头又东南过新民镇入宜宾境。岷江入宜宾东南至月波东南至牛口坝,东过喜捷场,,转东北至鱼尾坝。转东南流于宜宾东北合江门(三江口、合江口),汇入长江之川江河段。下游段自乐山大渡河口至宜宾岷江河口,河长155公里,区间流域面积11294平方公里。

  岷江较大支流有320条,主要支流右岸有黑水河、杂谷脑河、渔子溪、寿江(寿溪河)、白沙河、大渡河、马边河,左岸有泥溪河、越溪河。牟尼沟,岷江的支流,河流经松潘县牟尼沟乡所辖5村的上寨、中寨、三联、包座和石坝村,在安宏汇入岷江,流长37公里。黑水河,位于阿坝州黑水县和茂县境内,是岷江上游最大的支流,有西、北两源:西源发源于黑水县西部的羊拱山麓;北源发源于毛尔盖草原,其流程和面积均大于西源,但习惯上以西源为干流,于茂县境西部赤不苏河后向东流经两河口注入岷江。黑水河长度大于松潘县一支,应为岷江正源,但习惯上仍以松潘一支为正源。杂谷脑河,系岷江支流。古名沱水。据《理番厅志》所载,自江水溢出,别为支流者,皆名曰沱,故名沱水。后因沱水流经重镇杂谷脑镇,因而更名杂谷脑河。杂谷脑河发源于鹧鸪山的南麓,经理县境内的米亚罗、杂谷脑、薛城先进水平地,而后进入汶川,在威州江汇入岷江。全长158公里。杂谷脑河水量丰富,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渔子溪,发源于卧龙乡西南,仪(川)小(金)交界之巴朗山东坡,由西南流向东北至耿达乡龙潭磨子沟村附近转向东,经卧龙、耿达、映秀,在映秀中滩堡汇入岷江,全长约89公里。二河源长,积水面的森林覆盖面大,植被好,水的含沙量小,流量较稳,落差大,是较理想的开发河流之一。二河两岸山青水秀,气候温和,有极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草坡河,地处汶川县境中部,草坡乡境内。发源于理县海子塘背坡的草坡境,源头名日正沟,上游称正河,经樟排村境称草坝河。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