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用枪解决战斗
王尚文当然也知道此刻洋房内还有一名保镖存在,上楼之前,他从一旁的架子上拿了一个花瓶。
到达二楼后,王尚文使劲把花瓶朝着楼道扔去,想要分散保镖的注意力。
此时的保镖正在全神贯注的看着楼梯口,看到突然出现的花瓶后,这个保镖紧张下开枪了。
就在保镖开枪的同时,王尚文突然闪身而出,一枪命中了守在林石泉门前的保镖。
与此同时,房内的林石泉被枪声惊醒了过来。
醒来后,林石泉心中非常恐惧,朝着门口大喊了几声保镖的名字。
但门口并未传来保镖的应答声,很快,门锁被打开的声音吓坏了林石泉。
看到提着枪的王尚文,林石泉直接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这位好汉饶命,你要多少钱我都可以给你。”看着跪在地上发抖的林石泉,王尚文心中闪过一丝鄙视。
民国有很多文人骨头特别硬,如前不久被七十六号特务们杀害的朱惺公。
但也有些文人的骨头特别软,就如眼前的林石泉。
不过王尚文并没有立马开枪杀死林石泉,而是问道:“你的钱在哪里?”
听到王尚文问钱在哪里,林石泉脸上闪过一丝喜色,他觉得既然王尚文喜欢钱,那很有可能为了钱不会杀他。
“在我的书房,我这就带好汉去取。”
“好。”
很快林石泉带着王尚文来到他的书房,打开了藏在书房的保险柜。
“好汉,这只是我的一小部分钱财,如果兄弟放我一马,我可以把我存在银行的钱都给好汉。”
“那倒不用,比起钱,我更想要你这条命。”
听到王尚文的话,林石泉脸上顿时露出了恐惧之色,看着王尚文举起了枪,林石泉朝着王尚文磕头道:“好汉饶命呀。”
但王尚文可没那么多时间跟林石泉废话,要不是林石泉开口提到了钱,王尚文在刚进入房间就一枪结果了他。
随着一声枪响,林石泉倒了下去,又补了两枪后,王尚文吸收了林石泉的气血。
吸收完气血后,王尚文搜刮了林石泉的房间,随后飘然离去。
听到枪声后,林石泉附近的邻居给巡捕房打了电话,等巡捕们到达林石泉的房间时,王尚文早已经离开林石泉的房间多时了。
杀完林石泉后,王尚文朝着《中华日报》赶去。
靠近《中华日报》社址后,王尚文再次遇到了白天驱赶他的那个巡逻守卫。
“干什么的?”这人问道。
话音刚落,这人突然感觉脑门被一只硬邦邦的东西给顶住了。
这人是七十六号的特务,对枪非常敏感,被枪顶住后,这人立马就反应了过来。
但还没等这人开口求饶,王尚文的枪就响了。
《中华日报》的防守非常森严,想要无声行动不太现实,很容易被发现,所以王尚文一开始就没打算悄无声息的行动,今晚他打算用枪解决战斗。
枪声一响,《中华日报》的所有守卫朝着王尚文包围了过来,随后双方展开了枪战。
在黑夜中王尚文的优势非常大,敌人只能模糊的猜到他的位置,朝着他所在的位置胡乱开枪,而他却可以清晰的看到所有敌人。
而且他枪法非常准,可以一个个的点射朝着他围过来的敌人。
《中华日报》总共有18名守卫,不到一分钟,王尚文就杀了10个守卫。
两把手枪的子弹打完后,王尚文迅速的又从空间中拿出手枪,继续开始点射。
这时候王尚文发现《中华日报》的守卫们根本不敢冒头了,他们被王尚文给打怕了,生怕一冒头被王尚文给干掉。
但他们不冒头,不意味着王尚文也当缩头乌龟。
看到这种情况,王尚文主动出击,干掉了两个躲在墙后的守卫。
这时候其他的守卫彻底胆寒了,没有人想死,他们当然也一样。
这时候一个怕死的守卫先逃了,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剩下的6名守卫没等王尚文开枪,他们全都逃走了。
王尚文可没那么多时间去追击逃走的守卫们,等他们离开后,王尚文打开《中华日报》大门,像上次一样开始放火。
这次没等《中华日报》的大火彻底烧起来,租界的巡警们就赶到了,但这些巡警们可不会帮着《中华日报》救火,眼看着《中华日报》的火越烧越大。
王尚文这时正在附近看着《中华日报》的情况,他要确保《中华日报》像《时代晚报》一样烧成废墟。
几分钟后,滔天大火烧了起来,十几分钟后,《中华日报》的董事长曾中鸣来到了现场。
看着被大火吞噬的《中华日报》,曾中鸣气的差点吐血。
曾中鸣这个人也非常厉害,早年留学法国,获里昂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曾中鸣历任广州国民政府秘书、武汉国民政府秘书、政治委员会主任秘书,1932年出任铁道部次长。
去年跟着汪填海秘密逃出山城前往河内,汪填海在河内发布通敌求和“艳电”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今年初白党中常会议决:曾中鸣危害党国,永远开除党籍,并撤除其一切职务。
这个人虽有一身学问,但却非常喜欢汪填海的主张,是汪派中的核心人物之一。
年初跟林石泉一起回到沪海主持《中华日报》复刊,王尚文曾经也想过要不要杀曾中鸣,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林石泉,因为在事关“和平运动”这方面,林石泉跳的最欢。
跳的欢的人死的最快,古今中外不外如是。
很快七十六号的人也到了,来人正是七十六号副主任李群。
李群之所以给《中华日报》以及林石泉等人派七十六号的特务担当警卫是为了攀上汪填海这颗大树。
别看李群投靠日本人更早,但他在日本人眼中的地位比起汪填海可差远了,李群也很清楚这一点。
为了不处处受制于日本人,李群决定投靠汪填海,以后有汪填海给他们七十六号当靠山,他觉得七十六号的自由度会高很多。
但《中华日报》的大火狠狠的扇了李群一巴掌,虽不能说汪填海会因为这件事就厌弃他,但对他的印象肯定没有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