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先找弟妹

第129章 好像不对劲

  邹氏的帐篷不大,却收拾得极为整洁。

  一张矮几,几个蒲团,角落里摆着一张古琴。

  帐内点着淡淡的檀香,与军营中常见的汗臭和铁锈味截然不同。

  “寒舍简陋,公子见谅。”邹氏亲自为刘琦斟了一杯酒,“这是妾身自酿的梅子酒,不知合不合公子口味。”

  刘琦接过酒杯,浅尝一口,酸甜中带着微微的辛辣,确实与寻常酒水不同。

  “好酒。”

  喝上一口,刘琦也由衷赞叹道。

  邹氏坐在他对面,升起的月光透过帐篷的缝隙洒在她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柔和的轮廓。

  她轻声道:“公子眼下如此烦恼,便是为贾文和先生吧?”

  嘶…

  不简单啊这张绣的婶婶!

  刘琦手中的酒杯一顿,心里知道不对劲。

  她这一个妇人…虽然的确在军中,但怎么连这种事情,都知道的这么清楚?

  这玩意…想想就不正常!

  难不成…当年老曹这事里,也藏着什么秘密?

  刘琦越想越是觉着有这般可能性。

  也不由警惕地看向邹氏:“夫人如何知晓?”

  “张绣虽称我为婶母,实则...”邹氏苦笑一声,“这军营中没什么能瞒得过我的眼睛。今日公子与张绣会面后,他便召集心腹议事,帐中争吵声连我这里都能听见。”

  争吵?

  听蔡中蔡和的意思,贾诩也不愿来荆州,怎么会争吵?

  再说…

  就算是正常,这邹氏哪能听见?

  刘琦心跳加速,稳稳放下酒杯,身体微微前倾:“夫人可知他们争论何事?”

  邹氏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公子可知贾文和在张绣军中的地位?”

  “愿闻其详。”

  刘琦已然不愿和邹氏打哑迷了。

  说话也直接的很。

  邹氏道:“张绣此人,勇武有余而谋略不足,军中大小事务几乎全凭贾先生决断。”

  说话间…邹氏声音越来越小。

  “然而张绣生性多疑,近日又有人在他耳边进谗,说贾先生心怀二志,觉得我那侄儿并非明主...”

  刘琦眼中精光一闪:“所以张绣不肯放人,是怕贾诩投奔我后,反过来对付他?”

  邹氏轻轻点头:“正是如此。张绣既不敢再用贾诩,又不愿放他离去,处境颇为尴尬。”

  不对不对…

  张绣对贾诩终究是属于言听计从的。

  日后贾诩说投降老曹,张绣也没什么犹豫。

  只是后来邹氏这一出,搞得两方又结仇。

  而今…

  你要说张绣以为贾诩有问题,好像有点假。

  于是帐内一时沉默。

  远处传来士兵换岗的口令声,更显得此处寂静非常。

  刘琦思索片刻,忽然意识到什么,抬头直视邹氏:“夫人为何要告诉我这些?”

  邹氏迎上他的目光,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因为妾身想与公子做一笔交易。”

  “交易?”

  刘琦听得更有兴趣,也知道邹氏终于要暴露了她自己目的。

  “妾身可以帮助公子说服贾诩投奔荆州。”邹氏的声音几不可闻,“而公子需答应我一件事。”

  刘琦心跳如鼓:“何事?”

  “若是日后有难,请公子救我一命就是。”邹氏眼中泛起泪光,“我只怕我那侄儿,日后终有一难。”

  嘶…

  竟然主动叫自己画饼!

  这事还真是稀奇了。

  刘琦震惊不已。

  虽然不知邹氏为何这么想的,但若是只要答应一嘴,这邹氏就能把贾诩替着自己拐来,那这买卖…自然是一点不亏啊!

  刘琦当即答应点头道:“此事若是能成,刘琦便欠着夫人一个大恩,日后夫人有难,尽管开口,必赴汤蹈火,也要来救。”

  “公子果然爽快人。”邹氏似乎很是满意,“公子且等三日,三日后贾先生定会来与公子相见。”

  说着…她从袖中取出一块绣着梅花的丝帕,递给刘琦:“若是实在还不成,以此为信,公子再来寻我,再做计议。”

  刘琦接过丝帕,只觉入手柔软,带着淡淡的幽香。

  他郑重地将其收入怀中,起身行礼:“多谢夫人款待,在下先行告退,且等夫人好消息就是。”

  …

  邹氏动作很快,次日傍晚,她

  轻拢身上素色披风,踏着细碎的步子穿过军营,就要去见张绣。

  守卫们见到她纷纷行礼,无人敢拦。

  这位寡居的夫人虽不掌兵权,却在张绣军中有着特殊地位。

  “夫人,将军正在帐中议事。”见着邹氏前来,亲兵在帅帐前低声禀报。

  邹氏微微颔首,纤细的手指拂开帐帘。

  帐内烛火摇曳,张绣正俯身查看案上地图,眉头紧锁。

  听到动静抬头,见是邹氏,神色稍缓:“婶娘深夜前来,可有要事?”

  “确有要事相商。”邹氏声音轻柔却不失力度,目光扫过帐内几名亲信将领,“可否容我单独与将军一叙?”

  张绣略一迟疑,挥手示意众人退下。

  待帐内只剩二人,邹氏才缓步走近,随意坐下道:“将军…听闻那刘琦公子,眼下还在咱们军营之中?”

  “正是如此。”张绣直起身子,铠甲发出轻微碰撞声,“这刘公子利用咱们杀败了孙策,眼下留在军中,只怕是还有所图。”

  “不过毕竟现在还要与刘表结好,他要留着…那便留着就是。”

  这张绣…妥妥也是有些过河拆桥的意思。

  听其话语里头,倒是也有几分…想叫刘琦该走就能走了的意思。

  邹氏唇角微扬:“将军此言差矣,虽然刘琦是靠着咱们打败了孙策,不过总归也是帮着咱们拿了此地。”

  “我听说其要贾先生,以灭孙家其余之势,将军却倒是不肯?”

  张绣眉头猛然皱起道:“婶娘怎也关心起这些来了,只是此事不行!文和乃我心腹谋士,岂可轻离?”

  烛火噼啪作响,映照出邹氏沉静的侧脸。

  她轻叹一声:“此地虽比宛城好一些,将军以为,咱们就能一直在此安稳度日?”

  张绣神色一滞。

  他其实心里清楚,眼下自己还是依附着别人,能不能安稳,全然在别人的一念之间而已。

  沉默片刻,张绣终还是问道:“那依婶娘之见…该是如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