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请降?
吴国太看着孙策如此,心头也难受!
周瑜之死虽然叫人心痛,但肯定比不过自己儿子在自己眼前的痛苦样子。
握住儿子滚烫的手,轻轻点头:“消息已经确认了...公瑾确实已经...伯符,人已经去了,你莫要再…”
“不!”吴国太话未说完,孙策猛地摇头,剧烈的动作让他眼前发黑,“公瑾他答应过我...我们约定要一起平定江东,逐鹿中原...他怎么能...”
话语被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孙策感到口中再次涌上血腥味。
吴国太连忙扶住儿子,用丝帕擦拭他嘴角的血迹:“伯符,你病得很重,医生说你是急火攻心...”
孙策无力地靠在枕上,泪水不受控制地从眼角滑落。
他想起适才与周瑜分别时的情景。
自己要杀去寿春的时候,两人意气风发,讨论了许多。
如今,却已经阴阳分离了!
“公瑾...”孙策闭上眼睛,泪水浸湿了枕巾,“为何不等我...为何...”
一阵说道,又是闭上了眼睛。
如此一夜混话,却始终清洗不过来,可见周瑜之死,对其打击很大。
…
孙策一倒,周瑜一死,孙家就完全没了主心骨。
整个秣陵之中,全然是恐怖的气氛。
夜,静得可怕。
吴国太站在孙策的榻前,望着那张曾经意气风发、如今却苍白如纸的脸庞。
烛火摇曳,在他紧闭的眼睑上投下不安的阴影。
“伯符...”她轻唤儿子的乳名,声音哽咽在喉咙里。
指尖颤抖着拂过他额前的碎发,触到的却是滚烫的温度。高烧不退已三日,再这样下去...
“夫人。”
朱治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刻意压低的语调里藏着掩不住的焦虑。
吴国太深吸一口气,将涌到眼角的泪水硬生生逼了回去。
她最后看了一眼儿子,转身时已恢复了那副当家主母的威严姿态。
朱治站在廊下,月光将他瘦削的身影拉得老长。
这位跟随孙坚征战多年的老臣,此刻眼中布满血丝,腰间佩剑的丝绦松散着,显然已多日未曾解甲。
“情况如何?”
吴国太问道,声音平静得连她自己都感到陌生。
“荆州兵已围了三面,只留东门未合。探子来报,刘琦已经有了动兵迹象。”朱治顿了顿,喉结滚动,“城内粮草...只够三日了。”
夜风吹过庭院,带来远处士兵巡逻的脚步声和隐约的马嘶。
吴国太望向城墙方向,那里本该有孙家的旗帜在夜风中猎猎作响,如今却只剩一片死寂。
“将士们呢?”
朱治沉默片刻:“士气低落。有人...已在私下议论投降之事。”
吴国太猛地转头,眼中寒光乍现。
朱治立刻单膝跪地:“属下已处置了煽动者,但...”
“但人心已散。“吴国太接过他的话,语气中透着深深的疲惫。
她缓步走向庭中石凳,突然觉得双腿沉重如铅。
朱治跟上前来,低声道:“夫人,恕臣直言。以我们现在的兵力,若刘琦大军一到...”
“我知道。”吴国太打断他,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石凳边缘冰凉的纹路。
这块石头还是孙坚当年从洛阳运来的,他说要让子孙后代都记得,孙家曾离那个至高的位置那么近。
而现在...
孙家就要完蛋了!
“权儿他们怎么说?”她问起次子孙权。
“二公子年幼,本来不该主事,不过夫人既然问了,臣便说说…二公子主张死守。”朱治苦笑,“但城中能战者不足五千,且大半带伤。”
吴国太闭上眼睛。孙权才十五岁,热血方刚,还不懂得有时候活着比死更需要勇气。
她想起丈夫孙坚当年在襄阳城下的豪言壮语,想起孙策接掌兵权时眼中的熊熊火焰。
孙家的男人从来不知退缩为何物,可如今...
“朱将军,”她突然开口,声音轻得几乎被风吹散,“若开城投降,刘琦会如何对待孙家?”
朱治身体一震,抬头时眼中满是震惊。
他张了张嘴,最终化为一声长叹:“刘琦素有仁厚之名。况且...他咱们一旦投降,已然不可能有威胁,他不好太过分了。”
月光穿过云层,洒在吴国太银白的鬓角上。
她才四十出头,却已满头华发。
能不愁嘛!
先是丈夫战死,如今长子命悬一线,孙家的重担全压在她一个妇人肩上。
“去准备白旗吧。”她终于说道,声音里有一丝几不可察的颤抖,“还有降书...用我的印。”
“夫人!”朱治急道,“或许还有转圜余地!咱们…咱们还能找曹操,找吕布,要些援兵!”
“若有援兵,早该到了。”吴国太摇头,站起身时腰背挺得笔直,“我不能用全城百姓的性命赌一个希望。”
她走向回廊,突然停下脚步:“明日一早,派心腹护送伯符去吴郡老宅。他若...醒来,告诉他,是母亲对不起孙家列祖列宗。”
“再有…此事交给我权儿,让他去投降,想来刘琦不可能为难一个少年。”
朱治拜倒在原地,额头抵着冰冷的地砖。
当他再抬头时,只看到吴国太的背影消失在黑暗的廊道尽头,那袭素色深衣仿佛融入了无边的夜色。
内室里,孙策在昏迷中发出一声微弱的呻吟,无人听见。
…
孙家要投降?
刘琦听到这消息的时候,有些不可思议。
但…
又在情理之中。
不过这老孙家不大好太过相信,即便是来投降,也得问问清楚。
于是问蔡中道:“这消息可准?”
蔡中道:“准!根据黄将军来的信件,此番来降的,乃是孙坚次子孙权,前来投降之后,由邢道荣将军,押他来皖城。”
“到了皖城,亲自与公子说降伏之事。”
一听是孙权,倒是觉得有几分可能了。
孙家来求降的话,确实孙权是合适人选。
年纪小,说话就算说错了,也不大紧。
而听已经被邢道荣往这里压来了,刘琦也不好动了。
于是便等着未来的东吴大帝,看看他这请降,却会是怎么一个请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