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重回南苏城
“志飞哥,咱们的事……”
“先不着急秀兰,等我先回家去探探口风。”
陈志飞在这边正暗下决心要发愤图强,前面的售票员就大声喊道:“纺织厂站到了!有下的吗?有下的吗?”
“有有有!”
陈志飞匆忙拿上自己的行李,身边的林思慧还依依不舍地拉了一下她的衣袖,“三天后!人民公园!人民公园见!”
可他刚走到门前,就被售票员给拉住了。
“陈……志飞?”
扎着麻花辫儿,穿着格子衫的女售票员显然认得自己。
可惜陈志文飞虽然有着原主的记忆,却没能第一时间认出对方。
年轻女子见状将自己的辫子拉了上去:“我!孙雅莉!当年你们走的时候,我还去送过你们呢!”
四年前下乡的时候,纺织厂金鱼巷一共出了三名男知青。
陈志飞是其中一个,还有他二叔家的哥哥陈志鹏,另外就是这个孙雅莉的哥哥,孙文龙。
“原来是雅莉啊!几年不见,漂亮的我都不敢认了。”
因为没有穿劳动布工服,所以这女售票员的确在人群中让人眼前一亮。
不过21世纪随口的奉承话,在这个年代听了,难免不会让二十岁的女子耳根发红,性格泼辣的孙雅莉也不例外。
“什么雅莉,你就比我大一岁,几年不见,你倒是变化蛮大的。”
陈志飞本想着礼貌地再寒暄几句,谁知后面的人就开始催促着,“你到底下不下!不下别占着茅坑不拉屎,我们还得下呢!”
谁承想陈志飞还没开口,孙雅莉面色一改,指着那人回怼道:“催什么催!你赶着投胎啊!”
陈志飞不好意思地笑笑,也不好再堵着门。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那个……有时间一起吃饭哈,我先回家了,回家了!”
谁知陈志飞又是无心的一句话,却在孙雅莉的心中泛起点点涟漪。
纺织厂家属区,都是统一建的带院平房。东西向一共四条巷子,住着大约一百来户人家。
按照记忆,陈志文找到了自己在金鱼巷的家。还没进院门,就听见屋子里似乎有不少人在聊天。
“玉淑啊,国栋中午还回来吃吗?这菜都快凉了!”
“国栋今天正好出车,可能要晚。妈,志飞前几天来信说也就中午到家。想着也快了,要不咱们再等等!”
即便离家四年,但陈志飞还是能第一时间听出那是自己母亲许玉淑的声音,而和他对话的老人,应该就是自己的奶奶。
“国栋忙,咱就不等了!那个座儿就留给志飞吧,你瞧这桌子坐了这么一圈儿人,要不你就带着钰婷和志文,去厨房小桌吃吧。”
片刻的沉默后,纱窗木门吱呀一声从里面被人推开了。
一名扎着围裙,四十岁出头的中年妇女走了出来,身后跟着一十七八岁的姑娘。
看着院子里拎着包裹,黑俊俊的年轻人,许玉淑一时间愣住了。
“同志,你找谁?”
“妈!”
“志……志飞?”
四年的思念汇聚成千言万语,都不及一声“妈”让人动容。
许玉淑眼角的皱纹似乎在这一瞬间舒展开了,就像是陈志飞的身上有一种奇怪的魔力,吸走了岁月留下的痕迹。
“志飞!是我的志飞回来了!妈没看错吧!”
许玉淑摸着儿子的硬如铁板的肩膀,当年下乡的时候两人还是差不多高,现在大儿子已经整整高出自己一头了。
“妈!你没看错,是我回来了!”
“回来就好!快进屋,进屋!”
许玉淑拉着自己的儿子,可脚步却稍显犹豫,似乎进的并不是自己的家门一样。
陈志飞看了一眼跟在母亲后面,名叫“钰婷”的姑娘,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陈家从他父亲这一辈,一共兄妹三人。
他父亲陈国栋是家中老大,而这个陈钰婷就是他二叔,陈国良的二女儿。
陈家当年家境不好,一大家子都靠他父亲这个纺织厂司机的“铁饭碗”养着。所以结婚几年了,夫妻一直都没有孩子。
后来第一胎还是生了个女娃,也就是陈志飞同胞大姐,陈钰玲。
这就让一贯重男轻女的陈家老太太更是不待见这个大儿媳妇儿,最后还是他二叔家先生了个男娃,也就是陈志飞的大哥,陈志鹏。
陈志飞一看这架势,就明白得着自己返城的机会,二叔这一大家子和爷爷奶奶又来自己家蹭吃蹭喝了。
“钰婷,你去小厨房和志文吃吧。妈,咱们进屋!”
“志飞,志……”
不等母亲许玉淑说完,陈志飞放下包裹就已经推门而入了。
“嚯!来得可够全的!”
一进屋,陈志飞就见着不大的八仙桌边坐了好几号男男女女。
正座上的干巴老头和精瘦老太太,不用想,自然就是自己的爷爷奶奶。
桌子右边一对中年夫妇,男的四十来岁,耷拉个眼角一脸没睡醒的样子。
女的圆圆脸,三角眼,看起来和蔼,但实际上并不好惹。
二人正是自己那占便宜没够的二叔二婶。
左手边也有一对青年男女,男的与自己年龄相仿。
虽和记忆中有些差别,但陈志飞也能认出那是二叔家的大儿子,也是自己的大哥,陈志鹏。
至于那穿着碎花上衣,麻花辫儿的女青年,陈志飞没有印象,也认不出是谁。
最终还是离门口最近的二婶儿石桂芳站了起来,笑脸相迎:“哎哟!你瞧我这眼睛一眼还没认出来!是咱家志飞回来了啊!”
“是啊二婶儿,要不说我这一进门,还以为是走错了屋,我也没敢认啊!”
“志飞你这话说的,这不赶上你今天返城回家,咱家人在一起聚聚给你接风洗尘!”
“接风洗尘……嚯!这一桌子菜,比过年都要丰盛,都是二婶儿你做的?辛苦辛苦!”
石桂芳一挽鬓角,“是你妈下的厨,我和钰婷打打下手。”
陈志飞意味深长的“哦”了一声,“那这红烧肉是应该是二婶儿拿票换的吧,那真是让您破费了!二叔这几年是在哪儿高就了吗?”
石桂芳尴尬一笑,没有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