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南明:我真不是朱慈烺

第34章 布局

南明:我真不是朱慈烺 眼0珠 2749 2025-05-05 15:27

  随着邢氏母子,刘泽清相继启程入京,江北的隐患总算是解决了。

  朱明将手里的的密报放下,走到大明两京十三省的舆图前。

  他的目光从浙江,江西,福建,湖广等省份一一滑过,如今朝廷看似坐拥九省,半壁江山。

  但除了南直隶完全控制之外,其他各省或多或少,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远的云贵就不必说了。

  两广在巡抚沈犹龙的管理下,虽然相对稳定,但道路隔绝,上缴的赋税随时都有被劫走的风险。

  福建目前可以说是郑芝龙的地盘,税款还是会交,但肯定会被截留一大部分。

  湖广和江西的情况也差不多,两省赋税肯定也会被左良玉截留一部分。

  所以,实质上朝廷能够完全控制的,就只有南直隶和浙江两省的赋税。

  “不对,浙江!”

  朱明突然想到了逃到浙江的第十一代鲁王朱以海,历史上这家伙还在绍兴做过监国。

  目前,朱以海有没有和地方势力暗通款曲,谁也说不准。

  朱明也懒得派人去查,打算干脆把他召入南京算了,还有潞王朱常淓这个软骨头。

  福建那个被废的朱聿键也可以召入京,让他总督宗室事务。

  朱明当即下旨实施此事。

  随后与内阁讨论后,又任命被革职朱大典为浙江总督。

  瞿式耜为广西总督,调何腾蛟为江西总督,提拔堵胤锡为湖广巡抚。

  七月初十。

  历时一个多月的淮河军器局分局提前竣工了。

  朱明当即前往巡视。

  分局的占地面积比起总局那边要大很多,可容纳数千人同时里面工作。

  最重要的自然就是那些新建的反射炉和水力设备。

  有了这些设备的支持,再加上足够的工匠,分局制作火器军械的效率,可以提升5-10倍。

  这一个多月,军器局总部也没闲着,锻造出来的兵甲,都陆续拨给了在长江流域剿匪的部队。

  朱明收到了不少反馈,都是一直称赞军械质量好,请求加拨的奏疏。

  但目前军器局的难题是工匠数量不够,就算有了新设备和技术,产量还是远远不够。

  想要恢复到鼎盛时期,困难重重。

  为了吸引更多的工匠,朱明在巡视完分局后,再次下旨提升匠人待遇。

  废除匠籍,取消轮班匠强制劳役,允许匠人自由执业,朝廷按市价雇佣。

  奖励推陈出新,获得重大成就者,可入工部为官,甚至封爵。

  派锦衣卫监督匠银发放,克扣者抄家流放。

  -----------------

  浦子口。

  一队装备精良的骑兵,正护送着两辆马车缓缓抵达这里。

  这时候,前面三名骑兵策马迎了上来,其中一名大汉下马来到马车前,拱手禀告道:“夫人,已经找到过江的船了。”

  “辛苦了。”

  马车车帘掀开,一名身材高挑,五官英气的女人从里面钻出来。

  她和一般穿襦裙或者马面裙的妇人不同,下身穿着一条长裤加靴子,动作矫健。

  跳下马车后,女子转身又将一个年约六七岁的男孩,从车上抱了下来。

  这两人正是从徐州过来的邢氏母子。

  看着前方的滔滔江水和宽广的江面,高元爵心里有些害怕,在他的认知里,可从未见过这么宽的河。

  “别担心,有娘在,不会有事的。”

  邢氏察觉到儿子的焦虑,连忙安慰道。

  “娘,我是男子汉,不怕!”

  高元爵想起离开徐州时,跟爹的保证,连忙挺起小胸膛道。

  随后,一行人就来到江边,此时江边停靠着不少大大小小的渡船。

  远处的江面不时还能看见一些巨大的商船以及漕船经过。

  虽然说不上千帆竞发,但场面也不算小。

  邢氏顿感奇怪,她不是第一次来这里,那时候江面可看不到这么多船,反而有不少浮尸。

  江北流民想要过江都是一船难求。

  短短几个月,居然就出现了这么大的变化,心里不由对朝廷多出了几分好奇。

  因为随行有不少人,还有马匹,邢氏直接包了一艘船过江。

  站在摇晃的甲板上,别说高元爵这个小孩被吓得小脸发白。

  就连那些身经百战,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家丁亲兵心里都有些慌,总忍不住担忧万一掉江里怎么办?

  “船家,你这船稳不稳妥,怎么感觉摇晃得这么厉害。”

  一名大汉忍不住问道。

  “今天风大,官爷你就放心吧,这点风浪不算啥,更大的风浪我也能把你们安全送过江。”

  船家笑呵呵道。

  “船家,你这船生意不错吧?”

  邢氏打听道。

  “还行吧,勉强混口饭吃,也多亏了朝廷水师,要不是他们这段时间,把那些水匪打得都不敢冒头,我们可不敢随便出船。”

  “朝廷水师这么厉害?”

  邢氏有些诧异。

  “那是自然,要不然江面上哪有这么多船行驶?不怕被劫吗?”

  船家理所当然道。

  邢氏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没过多久,船上就有人开始晕船了,一个个吐得昏天地暗,身子骨都软绵绵的。

  对于这种情况,船家也是习以为常,现在渡江的人,大部分都是从北边来的,众所周知北方人不善水。

  “来来,喝一碗陈皮砂仁水,会感觉好些。”

  “多谢船家。”

  邢氏脸色苍白地接过陶碗。

  好不容易抵达了江对岸,所有人都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娘,我再也不坐船了。”

  高元爵满脸憔悴。

  “好好,不坐了。”

  看着儿子那虚弱的模样,邢氏心痛不已。

  “前方可是邢夫人?咱家是宫里的太监,奉命在这里等候夫人多时了。”

  这时候,一名太监带着两名锦衣卫走了过来,并对着邢氏行礼道。

  “你要做什么?”

  周围的家丁亲兵立刻露出警惕的目光,将邢氏母子护在中间。

  “哎哟,你们别紧张,咱家可没有恶意,是陛下旨意。”

  听到这话,邢氏连忙叫退了那些亲兵,然后拉着儿子准备行礼接旨。

  圣旨内容很简单,大意是赏赐高杰兴平伯府一座,田场庄子若干。

  “邢夫人,咱家还要回去宫里复命,就先告辞了,这两名锦衣卫会带你们去兴平伯府,陛下也说了,如果伯府缺些什么尽管提。”

  “臣妾叩谢天恩!”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