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从鲤鱼报恩开始修仙

第114章 养蛎人

  落花谷,后山洞府。

  夜色渐深,月华如水,透过洞府的窗棂,洒下一片清冷的银辉。

  那位气质飘逸出尘的女弟子早已离去,石桌之上,她沏好的那杯清茶,其袅袅升起的热气也已散尽,只留下一股幽远的、沁人心脾的茶香,在静谧的石室之内,久久不散。

  宁象端坐于石凳之上,并未去碰那杯茶。他的心神,早已完全沉浸在了手中那枚温润如玉、记录着《补阙真章》真正奥义的古朴玉片之上。

  玉蚪真人那充满了悲凉与不甘的言语,依旧在他的脑海之中,反复回响。

  “以身殉道……”

  “天道有缺,我便以身化道,填补残缺……”

  这些话语,如同惊雷,彻底颠覆了他过往对于修行的认知。

  他曾以为,仙路漫漫,所求者,不过是自身的超脱与自在。

  却未曾想,在这看似光明的仙途尽头,等待着修士的,竟可能是如此残酷和悲壮的宿命。

  而玉蚪真人,这位在天地异变之后应运而生的奇人,在洞悉了这个世界的终极真相之后,没有选择逃避,也没有选择沉沦,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用自己的仙基,去填补那天道的残缺。

  这是一种何等的胸襟?

  宁象手持着这枚承载着玉蚪真人最后意志的玉片,只觉得它重若千钧。

  他知道,这其中所蕴含的,不仅仅是玉蚪真人一生的修行感悟,更是一个足以改变他未来道路的可怕真相,与一个微弱的、不甘的希望。

  他深吸一口气,将心中那纷乱的思绪尽数摒除,神情恢复了古井无波的平静。

  他不再犹豫,将一缕精纯的神识,缓缓地探入到了手中的玉片之内。

  这,便是领悟前的准备。摒弃一切旧有的观念,以一颗赤子之心,去迎接一场足以颠覆道途的传承。

  当他的神识,与那枚温润的玉片完全接触的刹那,他眼前的整个世界,都骤然发生了变化!

  他感觉自己的意识,仿佛被一股无法抗拒的、浩瀚无边的力量所牵引,瞬间便脱离了肉身的束缚,穿越了无尽的时空,来到了一片……残破不堪的星海之中。

  这里,便是玉蚪真人执念中所描述的,那方崩碎离析、残缺不全的天道本源!

  宁象的“视线”之中,不再有日月星辰,不再有山川河流。有的,只是无尽的黑暗与死寂。在这片黑暗的背景之上,布满了无数巨大而又狰狞的裂痕,如同摔碎的瓷器上那无法弥合的伤疤。透过那些裂痕,他能看到外面那更为深邃、充满了混沌与虚无的界外乱流。

  无数代表着天地法则的、本应璀璨夺目的金色丝线,此刻却大多都黯淡无光,甚至从中折断,无力地漂浮在这片残破的星海之中。

  而【生】、【杀】、【予】、【夺】四条最为粗壮的法则主脉,更是如同四条被重创的巨龙,其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缺口与窟窿,正艰难地维持着这方世界的最后一点生机。

  宁象能清晰地感觉到,一股来自这方天地本源的、充满了“饥饿”与“渴求”的意志,正从那些大大小小的缺口之中,源源不断地散发出来,吸引着世间的生灵,去修行,去变强,最终……成为填补它们的“食粮”。

  这,便是领悟的过程。它并非是文字的传承,也不是道法的灌输,而是一种……最为直观的、感同身受的体验。

  宁象的意识,在这片残破的天道本源之中漂浮着。

  他看到了,一位与苏玉有着七八分相似、但气质却更为沧桑与孤傲的道人,是如何在万众瞩目之下,将自己那如同浩瀚江河般的【亥水】仙基,尽数燃烧,化为一道璀璨的光,义无反顾地冲向了【生】之主脉上,一个巨大无比的缺口。

  他感受到了,玉蚪真人在“以身殉道”的那一刻,那充满了不甘、悲凉、却又不得不为之的决绝与一丝解脱。

  他也同样看到了,在无数的岁月之中,一位又一位惊才绝艳的修士,前赴后继地走上了这条道路,他们化身为光,化身为火,化身为天地间的一块“补丁”,用自己的所有,去延缓着这方世界的最终崩塌。

  这是一种何等悲壮的轮回!

  就在宁象的神魂,几乎要沉浸在这种无尽的悲凉与宿命感之中时,一道充满了不屈与抗争意志的、炽烈无比的道韵,猛然从那残破的【生】之主脉的“补丁”之上,反向传入了他的意识之中!

  那,是独属于玉蚪真人的,最后的呐喊!

  紧接着,一篇玄奥到了极点,也疯狂到了极点的功法真章,便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他的神魂最深处!

  这,便是领悟的结果。

  这道功法的名字,极为古怪,也极为贴切——【薪柴燃我】!

  其功法的总纲,只有寥寥数语,却充满了令人不寒而栗的疯狂与决绝:

  “天地为炉,我为薪柴!道途为火,燃我真形!以血肉为初燃,以灵根为中继,以魂魄为终焰!燃尽所有,补我道缺,换取……那一线掀翻棋盘之机!”

  宁象只是稍一参悟,便瞬间明白了这套功法的恐怖之处!

  这,根本就不是一套用来修行的功法!而是一套……同归于尽的、最为极端的自残秘术!

  它竟然是以燃烧修士自身的一切为代价,来换取短时间内,难以想象的、甚至可以跨越数个大境界的恐怖力量!

  【薪柴燃我】,共分三层境界。

  第一层,【燃血肉】。

  以燃烧自身的气血与肉身为代价,可以在瞬间,将肉身的力量与恢复能力,催动到极致,获得远超自身境界的恐怖体魄。

  但其弊端也极为明显,一旦施展,便会元气大伤,修为倒退,肉身也会留下难以根除的道伤。

  第二层,【燃灵根】。

  当血肉燃烧殆尽之后,便可以自身的灵根为燃料!无论是何种品阶的灵根,都可以在瞬间化为最为纯粹的本源灵力,让修士的法术威力,在短时间内暴涨十倍、百倍!

  但其代价,便是灵根的永久性损伤,甚至是彻底的崩碎!一旦灵根被毁,那便意味着仙途断绝,再无寸进之可能!

  而第三层,也是最为恐怖的一层,便是【燃魂魄】!

  当血肉与灵根都已化为灰烬,便以自身的神魂为最后的薪柴!

  将三魂七魄尽数点燃,化为至精至纯的神魂之火,其力量,足以在瞬间,爆发出堪比“以身殉道”时的恐怖威能!

  但其代价,自然便是神魂俱灭,彻底地、从这方天地之间,被完全抹去,连轮回转世的机会,都不会再有!

  这,就是玉蚪真人留下的术法!

  既然注定为薪柴,那便索性,在被它当成补丁之前,先将自己彻底地点燃!

  以最绚烂、最极致的方式,爆发出属于自己的光与热,

  宁象从那种玄之又玄的领悟状态之中,缓缓地退了出来。

  他睁开双眼,眼中充满了震撼与复杂。

  【薪柴燃我】这套功法,如同一枚充满了魔性的种子,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了他的识海之中。他知道,这套功法太过霸道,也太过危险,不到真正的生死绝境,绝不可轻易动用。

  但是,他也同样明白,玉蚪真人将这最后的希望留给自己,其意义,绝不仅仅是让他去学会一套自爆的法门。

  在洞府之中静坐了许久,消化了今日所得之后,宁象感觉自己的心神,有些疲惫。

  他决定出去走走,看一看这落花谷的风景,也好让那因为接触到残酷真相而有些激荡的心境,平复下来。

  他走出了洞府,顺着后山的一条青石小径,信步而行。不知不觉之间,便来到了秦仙儿师姐之前所提及的那条,名为“泥婴河”的溪流之畔。

  这条溪流,便是那“忘川”河的一道支流。

  河水清澈,缓缓流淌,河岸两旁,桃花灼灼,落英缤纷,风景确实极美。

  宁象沿着河岸,慢慢地走着。就在他走过一处河湾之时,他的脚步,却突然停了下来。

  他看到,在不远处的浅滩之上,有一位身着蓑衣、头戴斗笠的老者,正赤着脚,站在冰冷的河水之中,弯着腰,似乎在不停地翻动着什么东西。

  宁象好奇地走上前去,这才看清,那老者的身旁,漂浮着四个由坚韧藤条编织而成的巨大藤筐。

  而那老者,正用一根长长的竹竿,不时地在那些藤筐之上,轻轻地敲打着。

  他敲打的动作,极有韵律,不轻不重,每一次敲击,都会让藤筐之中的东西,发出一阵“哗啦啦”的声响。

  宁象以神识扫过,发现这老者的身上,同样没有半分灵力波动。

  但他给人的感觉,却又与普通的凡人,截然不同。他的身上,带着一种与这方天地无比契合的、返璞归真般的自然与宁静。

  仿佛他不是一个人,而就是这河边的一块石头,一棵老树,自然到了极致。

  宁象心中一动,走上前去,对着那老者,礼貌地抱拳问道:

  “老丈,请了。不知您在此处做些什么?”

  那养蛎人闻言,缓缓地直起身子。他抬起头,斗笠之下,是一张布满了风霜皱纹、却又显得异常祥和的脸庞。

  他那双眼睛,浑浊之中,却又透着一股能够洞悉世事的智慧光芒。

  他看了宁象一眼,脸上露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回答道:

  “哦,是路过的后生啊。我啊,我在这里,养些牡蛎。”

  他说着,用手中的竹竿,指了指水中那四个巨大的藤筐。

  “牡蛎这种东西啊,性子懒得很。若是将它们养在这平静的藤筐之中,不去管它,它们便会一动不动,长出来的肉质,也会变得松弛无味。”

  养蛎人的声音,缓慢而又充满了韵律,仿佛在阐述着某种朴素的道理。

  “所以啊,每隔一段时间,我便要来这里,用这竹竿,轻轻地敲打敲打它们。让它们在筐中,受到一些震动与惊扰。

  如此一来,它们为了保护自己,便会不停地收缩、舒张,这肉质啊,才会变得紧实、弹牙,味道也才会真正的肥美。”

  他说着,从离他最近的一个藤筐之中,随手捞出了一颗约莫有巴掌大小、外壳粗糙的牡蛎。

  他也不知从哪里摸出了一把小巧的撬刀,只是轻轻一撬,那坚硬的牡蛎壳,便应声而开,露出了其中那晶莹剔透、肥美饱满的牡蛎肉。

  一股混杂着河水清冽与海产咸鲜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

  “后生,来,尝尝看。”养蛎人将那打开的牡蛎,递到了宁象的面前。

  宁象看着那鲜活的牡蛎肉,心中虽然有些诧异,但还是接了过来。他将那牡蛎肉送入口中,轻轻一吸,只觉得一股难以言喻的鲜甜与爽滑,瞬间便在口中爆开!

  那肉质,果然是紧实到了极点,带着一股奇特的嚼劲,其味道之鲜美,甚至比他之前吃过的任何山珍海味,都要更胜一筹!

  “果然鲜美!”宁象由衷地赞叹道。

  他又有些好奇地问道:“老丈,我只听说,这牡蛎都是生长在海边。为何这河水之中,也能养殖呢?而且,看这味道,竟丝毫不比海中生长的要差。”

  那养蛎人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个神秘的笑容。他指了指脚下的河水,缓缓地说道:

  “因为,此处的河床之下,有一股微弱的咸水暗流。这股暗流,穿过了无尽的地脉,其源头……正是那遥远的东海。”

  “也正是因为有这股暗流的存在,此地,才能养活这些挑剔的小东西。不过嘛……”他伸出四根布满了老茧的手指,比划了一下,

  “这股暗流,毕竟是微弱得很。其所能带来的养分,也极为有限。所以啊,这方圆百里,也只有我这里,这小小的四只藤筐,才能将它们养活。再多一只,便是不行了。”

  、

  、

  、

  感谢黄涛*大佬的一张月票!!!

  感谢书友2021030110411663184大佬的4张推荐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