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谁还不是个汉室宗亲了?

第33章 为迎敌金旋出征,谋荆南相互妥协

  三人围在地图前商议退敌之策。

  “郡守,这刘贤连克桂阳、长沙二郡,声势浩荡。

  现如今又向咱们武陵前来,不如我们早做打算,向其投降。

  反正大家分属同僚,只要郡守你旗帜鲜明支持大公子,那刘贤就没有理由侵犯武陵了。”

  巩志希望金旋放下降曹之意,重新归到刘琦的统治下。

  但是此话一出,换来的是金旋的一道冷哼。

  “那刘贤小儿不过一黄口小儿,靠着邢道荣击败赵范,还有那韩玄自己作死,这才取得如此成绩。

  再说了,你们又不是不知道那刘贤是个什么人?

  我看这就是刘度得了失心疯,拿自己的基业来给刘贤玩乐。

  只不过他运气好,侥幸成了而已。

  我今已意属曹公,身后便是几十万大军在侧,岂会怕他一个小小刘贤?

  再者说了,我金旋在汉阳时就连那些羌人都不是我的对手,更何况他刘贤乎?

  我意已决,明日我亲自领兵出城迎敌。

  德伟还有巩郡丞,你们二人留下守城,等我得胜回来。”

  即使刘贤已经拿下二郡,但在他自己刻意掩盖下,以及之前纨绔名声太过响亮,两相作用之下,金旋觉得刘贤就是一个走运的家伙。

  打桂阳是邢道荣的功劳,打长沙是因为韩玄得罪了黄忠。

  再加上金旋早年间在凉州与羌人作战,对自己的军略很有信心,才使他做出了亲自出阵的决定。

  “父亲放心,我一定替您守好临沅。”

  金祎答应的痛快,丝毫看不出他才与金旋吵了一架。

  金旋有些意外的看着金祎,他本以为金祎会赌气在巩志面前不给他面子,但没想到他竟然如此痛快。

  看来是自己那番话把金祎说动,他回去这一会儿功夫自己想通了。

  “好!你们都听着,我出城以后,我儿金祎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

  你们都记住了吗?”

  金祎已经对他示好,那身为父亲的金旋自然要给予反馈,父子之间的情分也要如此,才能长久。

  “喏。”

  众人应曰。

  天色已晚,金旋让众人回去休息。

  巩志走的时候与金祎对了一个眼神,随着大流离开郡守府。

  第二日一早,金旋先是找来刘巴,向他说明刘贤进军的情况。

  “子初先生,我金旋已决定归降曹公。

  在下新降,却想要为曹公立些功劳,不能白白讨了这乡侯之位不是?

  这刘贤就是我交给曹公的投名状,待我击败他以后,那荆南其余三郡便是曹公的囊中之物了。

  不对,这本来就是曹公的囊中之物,只不过我怕曹公心急,先行一步替曹公拿到手里。”

  就目前的形势分析,金旋断定曹操会取得天下。

  他以后要在曹操麾下为官,那功劳自然是越多越好。

  刘备、孙权这两人金旋自知不敌,但是刘贤还打不过吗?

  有了战功,再加上先降者的身份,这个乡侯之位拿的就更稳妥了。

  现在金祎也开窍了,没准金家能在新朝重新焕发往日的荣光。

  刘巴听说刘贤前来武陵之后,倒没有金旋这么乐观。

  “元机,那刘贤毕竟连克二郡,其人必有过人之处。

  不如这样,你守住临沅。

  我书信一封,送至江陵,请曹仁将军发兵前来,那样可保万无一失。”

  刘巴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他带着曹操的命令南下劝降,那直接劝降四郡肯定是最好的结果。

  可现在刘贤的出现让刘巴只能前来武陵。

  要是带着这个成绩回去,那不就是说自己没有能力?

  那刘巴以后怎么在曹操手下出头。

  如果曹仁亲自出马,击败刘贤,那荆南便没有了抵抗力量。

  要是能抓住刘贤,依刘度的性格,拿三郡来换刘贤之事也不是没有可能。

  虽然过程稍微曲折了一些,最后四郡还是回到曹操手中,那刘巴的功劳也就小不了。

  一个是为官三十多年的老官僚,一个是闻名荆州的大才。

  两人盯着对方的眼睛,眼神交锋,彼此间都猜到了对方心中的盘算。

  “不如这样,我带兵前去迎战刘贤,子初先生你也写信给曹仁将军。

  若我胜了,那曹仁将军来此正好摆宴,我作为东道主好好招待他。

  剩余三郡,我们再合兵一处,替曹公荡平荆南。

  若我败了,左右不过是退回城中守备。

  曹仁将军前来之后,我们里应外合,让刘贤小儿饮恨于此。

  子初先生,你看这样如何?”

  金旋退了一步,毕竟他还要靠刘巴在曹操面前替自己说话,不好弄的太僵。

  反正自己击败刘贤以后,大功已经到手,剩下的功劳分润一些给曹仁也不是不行。

  那曹仁可是曹操的宗室大将,交好他对自己还有金祎以后的仕途都有裨益。

  刘巴也明白这是金旋的底线,不过他与金旋的看法有些不同,他觉得金旋不是刘贤的对手。

  赵范、韩玄都栽在刘贤手上了,你金旋还能例外?

  但是刘贤再怎么厉害,也只能在荆南这片地方逞凶了。

  刘巴不认为刘贤能是战功赫赫的曹仁的对手。

  他在零陵居住,见过零陵的郡兵,这次北上也见到了曹军,那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存在。

  刘巴当着金旋的面,写了封信,让人拿着刘巴的信物,送到江陵曹仁处。

  两人达成共识,随后共饮一杯茶水,丝毫没有把刘贤的存在放在心上,似乎刘贤只是他们功劳簿上的一笔,现在争的只是这笔功劳到底要写到谁的功劳簿上。

  刘贤:我在你们俩心里就是这么个形象吗?

  此时的刘贤已经率军过了益阳,逼近了武陵边界。

  阿嚏!

  刘贤重重的打了一个喷嚏。

  他手揉着鼻子,吸溜两下。

  “公子,是不是深秋天凉,有些受凉了,要不进营再休息一会儿,大军拔营还有段时间。”

  已经当上亲卫统领的魏延拿过一件大氅,披在刘贤身上。

  “文长,我让你做亲卫统领可不是做这些杂事的。

  相处这些时日,我已了解你的能力。

  但毕竟军中有规矩,想要提拔是需要立功的,我也只能暂且让你做我的亲卫统领。

  你是属于战场的,磨练武力,熟读兵法才是你该做的。”

  魏延不为所动,只是坚定地说道:“我知公子对我的看重。

  但我魏延有恩必报,您对我有知遇之恩,这些小事又算什么?”

  刘贤见拗不过魏延,也只能随他去了。

  知道报恩的人总比心安理得接受别人好意的人更让人放心。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