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青瓷仙族:从天青色等烟雨开始

第30章 千年血泪史

  宋行的身子如瓷器寸寸碎裂。

  吞山蚯蚓虽未开灵智,却本能的感受到一股强烈威胁。

  宋行不知何时,竟已站在此虫身后,他左脚微微向后,右手在半空轻轻一划,勾勒出一道白色气弧,霎时气韵如水,仿佛一张若隐若见的的气劲旋涡,将吞山蚯蚓的巨大身子,牢牢锁住。

  他一声沉喝,手掌微收,抟山劲之力道倾轧而出,如山岳合拢,生生将吞山蚯蚓挤压成一篷血雨,随风散去。

  宋行终入窑变之境!

  整个人褪去凡垢,气质焕然一新,温润坚韧,一如那经过窑火千般淬炼之精美瓷器。

  识海中小字一变:

  【境界:窑变境初期】

  【浊气:十八斤一两/一百斤】

  【吞山蚯蚓,炼气境初期,除之得浊气十斤】

  他快步来到宋千帆与宋懒二人身前,关切道:“你们伤势如何?”

  宋千帆呸了一口血沫,摇头道:“死不了!恭喜三叔破境!”

  宋懒浑身浴血,如同一个血人,却犹自咧嘴一笑:“恭喜三叔公,不过我怕是得歇息睡上几天,暂时无法主持修路之事了。”

  宋行闻言忍不住笑了笑,旋即又肃然道:“我此番能顺利破境,多亏你们护法,实在感激。”

  宋千帆和宋懒闻言,惊愕之余连忙道长辈言重。

  宋行此时运转天青洗之力,一片蒙蒙青光,立时笼罩宋懒与宋千帆。

  青光如丝缕渗入二人体内。其伤处遇青光,似久旱逢甘霖,以可见之速恢复。不消片刻,二人之伤已好了大半。

  二人不仅震惊宋行之神通,更是感激不已。宋行见二人伤势好转,心下稍安。

  忽然。

  宋行瞥见地上有一摊白色细土,洁白如绸,细腻如雪,赫然便是那高岭土!

  他恍然大悟,原来瓷中宝土高岭土,乃是吞山蚯蚓吞食普通泥土后,再分泌而出之土!

  “若能豢养此虫,岂不是可自产高岭土?”

  宋行喃喃一句。

  高岭土旁,还散落几块白蒙蒙矿石,应当也是被吞山蚯蚓吞入腹中所留。宋行无法分辨是何物,只得先行收起。

  此吞山蚯蚓,竟自高岭山钻山而行,横穿近百里,抵达宝瓶山中,其毅力非凡,倒也令人叹为观止。

  与此同时。

  窑神庙前喝彩声震天,众人齐声高呼宋氏之名,声势激昂,响彻汝镇。

  即便数里之外,宋行也听得清晰,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终是不出意外,成了汝瓷第一……”

  他心头涌起种种情绪,这段时间付出了无数心力,还屡次身陷绝境,然而如今也算得偿所愿吧。

  “先祖宋意竟显灵了......”

  宋千帆在一旁难以置信道。

  他为帮宋行护法,受了些伤,但没有宋懒那么重,而他性格又倔强,不愿和宋懒一样去休息,就和宋行并肩宝瓶山下,遥望斗瓷之会。

  “争流,你可知这敕封风火仙师一事?”

  宋行不禁好奇那吴国朝廷,此番会赐下哪些赏赐。

  宋千帆却双目冷冽,意味深长道:“风火仙师!三叔可知,这仙职是用先祖宋意之命换的?”

  “什么意思?”

  宋行有几分愕然。

  风火仙师之称,不是吴国所有烧瓷匠人,梦寐以求之殊荣吗?

  宋千帆娓娓道来:

  “一千年前,那场涉及山上山下,无数修士的吴越大战,彼时吴国节节败退......吴国国师告诉吴王,可烧制一器——金瓯永固杯。

  此器可保国之气运,使吴地山河永固。

  于是吴王下诏,敕令督造此瓷,命汝镇一月之期,烧出金瓯永固杯,若烧不出,则汝镇所有匠师皆斩!

  汝镇匠师日夜试烧,竭尽所能,然而皆未能成功,眼看大限已至,汝镇匠师只得待毙。

  先祖宋意目睹汝镇之难,不忍匠人尽遭屠戮,于是决心舍身入窑!”

  话到此处。

  宋千帆眼中虽有不忿,却也透着对先祖的崇敬:

  “是夜,她焚香沐浴,趁人不备,跳入窑炉,以血炼火,以魂铸杯,金瓯永固杯终于得以出世。

  此瓷一出窑,耀目若金阳,霞光照彻四方,汝镇方圆百里好似遍地黄金,宛如天地奇观。

  吴国得此盛世奇瓷,竟还真就护住了国运,一举打赢了越国,令吴国山上山下,又得千年安宁。”

  宋行听罢,轻轻摇首,嗟然长叹道:

  “窑神,窑神,竟命薄如尘……”

  宋千帆面色一黯,续道:“那吴王大悦,曾赋诗道:为谢国恩何惧死?挺身一跃报君王!

  国师则念宋意投炉之壮举,诰请上苍,追封先祖宋意为窑神,并赐号‘风火圣母’,这便是吴国第一个风火仙师!”

  宋行闻之动容,感慨万千道:

  “原来竟有这等秘辛……如此说来,汝镇千年敬奉窑神,竟是一段血泪之史。”

  宋千帆继续道:

  “吴国后命烧窑之地皆奉窑神,建窑神庙,以祭祀先祖宋意。之后又为感怀先祖,凡是烧窑中人修为有成,吴国亦敕封风火仙师之名。”

  宋行心绪久久难以自平。

  “那金瓯永固杯,为何非要先祖宋意投炉,才可烧成?”

  宋千帆冷哼道:

  “那金瓯永固杯,可安一国之气运,如此神仙之器,岂可轻易烧制?

  须阴年阴月阴日阴时阴刻的女子之血,方可烧成!

  吴国国师早就知道,先祖宋意便是生于至阴之时,强令汝镇窑匠一月之内烧出此瓷,烧不出则尽数抄斩,无非是逼先祖宋意,主动殉窑!

  先祖宋意以身殉窑,舍命铸器,保住了吴国国运,换来了千年平安。

  然而千年之后,朝廷却以一纸诏令,整顿官窑,令我宋氏面临绝境,任由族人丢失生计流离失所,说是差点为之灭族也不过!”

  宋千帆双拳紧握,指节泛白。

  他冷静下来后,由衷道:

  “万幸我宋氏有三叔护佑!”

  宋行拍了拍宋千帆的肩膀道:

  “争流,这一方天地由山上仙家和山下王朝共治,小人物微如尘埃,渺若浮萍,只能随波而逐流,难以自主。

  故我等唯有以期修行,登上大道,方可挣脱山下王朝之制,山上仙家之缚,断不让先祖宋意之悲剧,重演于我族之身。”

  他语声虽轻,却似有雷霆之力,透出一股无法动摇的决心,令宋千帆心头大震。

  宋行又笑了一笑:

  “我今修为提升,已可再烧本命之瓷,可助你踏入修行之路,望你日后不负我之期望。”

  宋千帆闻之,脸上感动,似觉一股力量在胸中翻涌,于是大声应道:

  “宋氏子弟绝不负三叔期许!”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