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崇祯:从大厦将倾到逆转乾坤

第47章 悦兵(一)

  崇祯元年六月二十三日,坐在文华殿内的崇祯手握一份奏疏,目光扫过上面列出的六十个官员的姓名。这些人都曾上书反对与后金议和。

  崇祯心知肚明,这六十人中,真正持反对意见的只是一小部分,其余不过是朝中各派的弃子,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作为一个穿越者,崇祯早已深谙后世“人人平等”的理念。

  如今要动用皇权处置这些反对者,他心中难免有些犹豫。

  “这该死的道德观!”崇祯暗骂一声,将奏疏放到一旁。

  他从桌上的木盒中取出一封密报。

  那是御林铁卫副帅曹文诏送来的,说是已经接待了崇祯邀请的客人,并将其安置在军营之中。

  崇祯快速浏览了密报,然后将其投入火盆,看着纸张在火舌中化为灰烬。

  他暗自思忖:“舞台即将搭建完成,这些人的命运,就让他们自己去选择,让天意来决定吧。”

  他唤来值勤太监王承恩,吩咐道:“王承恩,替朕拟旨。朕认为反对和约的大臣们所言甚是有理,决定于近日在北京东郊举行盛大阅兵,由御林铁卫操演。传朕旨意,孙承宗和那六十位大臣,都要随朕一同前往观礼!”

  “喏!“王承恩领命而去。

  崇祯皇帝突如其来的旨意,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池塘,瞬间在朝野间激起千层浪。

  上一次他宣称要带御林铁卫去演习,结果却是在遵化城布下天罗地网,拦截后金铁骑。这一次的盛大阅兵,又意欲何为?种种揣测和猜疑,在京城内不胫而走。

  内阁首辅孙承宗闻讯,不禁心中一凛。他马不停蹄地进宫觐见,要问个究竟。

  六月底的北京,骄阳似火。文华殿内,宫女正为崇祯轻摇羽扇,驱散暑气。

  孙承宗步入殿中,刚要跪拜行礼,崇祯已经抬手止住了他。

  “孙爱卿,免礼。你年事已高,仍在朝堂上为国为朕殚精竭虑,实在是辛苦了。”崇祯的语气难得的和煦。

  孙承宗用衣袖拭去额上的汗珠,恭敬地回道:“陛下,为国尽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臣子的本分。”

  见他满头大汗,崇祯吩咐宫女上前为孙承宗扇凉。

  不料孙承宗却摆手阻拦:“陛下,这些宫女皆是侍奉您的,为臣扇风实在不妥。”

  崇祯闻言,愣了一瞬,随即挥手示意让给自己扇凉的宫女也一起退下。

  “孙爱卿,你此番前来,所为何事?”崇祯开门见山地问道。

  孙承宗躬身答道:“陛下下旨要举行大阅,臣想知道该如何妥善安排。”

  崇祯莞尔一笑:“孙爱卿,此事大部分都已交由曹文诏去办,你无需费心了。”

  “陛下!”孙承宗急切地说,“您可万万不能再出什么惊世之举啊!上次在遵化城,您的那些安排,着实让老臣胆战心惊。”

  崇祯凝视着他,正色道:“孙爱卿,御林铁卫与朕浴血奋战,才换得朕得以平安归来。他们难道不该得到应有的嘉奖和荣誉吗?”

  孙承宗恍然,连连点头:“老臣明白陛下的用意了。”

  崇祯皇帝凝视着孙承宗,语气中带着一丝歉意:“孙爱卿,你身为兵部尚书,朕上次去遵化之前却没有知会于你,你不会怪罪朕吧?”

  孙承宗闻言,连忙躬身行礼:“陛下乃万乘之尊,臣岂敢有丝毫怨言。”

  “孙爱卿,在朕面前,还是实话实说的好。”崇祯挥手示意他免礼。

  “陛下……”孙承宗欲言又止。

  崇祯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孙爱卿,朕之所以没有与你商议遵化之事,实在是觉得你年事已高了。”

  “陛下是觉得老臣才力不足,难堪大任了吗?”孙承宗的语气中透着一丝失落。

  “非也。”崇祯说,“朕曾给过你一个名单,让你留意其中诸人的才能,悉心培养提拔。朕一直在关注此事,你做得很好。”

  “陛下是指卢象升、洪承畴、杨嗣昌等人吗?”孙承宗恭敬地问道,“臣观察许久,他们有的才华已经初露锋芒,有的仍是璞玉待琢。只是臣心中一直有个疑问,不知当问不当问……”

  “孙爱卿,但说无妨。”

  “陛下,您是如何发现这些人的?”孙承宗终于问出了心中的困惑。

  崇祯暗暗苦笑。

  他何尝不想告诉孙承宗,自己其实是来自未来的穿越者,因为一个誓言才来到大明,成为了崇祯皇帝。

  那些人,不过是史书上赫赫有名的栋梁之才,所以他才刻意将他们收于麾下。

  只是这样惊世骇俗的话,眼前的老臣恐怕难以接受。看来,还得继续装神弄鬼一番。

  片刻沉吟后,崇祯缓缓说道:“孙爱卿,朕身为天子,这些人都是上天的启示。他们的才华,天意已然昭示;他们的前程,却尚未可知。所以,朕才需要你来帮朕把关啊。”

  孙承宗听罢,不禁动容。他躬身拜道:“老臣惶恐,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孙承宗脸上仍挂着几分疑虑。他抬头问道:“陛下,老臣心中实在有一事不明。“

  崇祯饶有兴致地看着他:“孙爱卿,你还有何问题?”

  “陛下总说受到上天启示,可这世间真的有诸神明鉴吗?”孙承宗的话语中透着迷惘。

  崇祯闻言一愣,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答。他心中暗想:“若无神明,我的意识又怎能穿越时空,从未来来到此时此地?”

  他定了定神,反问道:“孙爱卿,你为何忽然问起此事?”

  孙承宗叹了口气,语带忧伤:“正如陛下所言,臣己垂暮之年,对生死之事难免会多生胡思乱想啊。”

  崇祯凝视着他,郑重地说:“孙爱卿,朕坚信神明是确实存在的,因为朕的确受到了天意的指引。”

  “陛下,我们为人处世,无非是为了生存罢了。可若真有神明,他们的所为又是为了什么呢?”孙承宗追问道。

  这个问题,崇祯也无法给出答案。他同样对神明的意图感到困惑。

  “孙爱卿,对于你的问题,朕也无法给出一个肯定的回答。”崇祯坦诚地说,“但朕向你保证,无论天意如何,朕都会竭尽全力,为大明百姓谋求一个太平盛世。”

  “陛下有此宏愿,实乃我大明之幸,黎民之福啊!”孙承宗感动得几乎落泪,再次俯首拜倒。

  夕阳渐渐沉入地平线,文华殿内的光线变得昏暗。

  孙承宗缓缓起身,向崇祯告退。崇祯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殿门外,心中若有所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