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我赚够三百两黄金就收手
“陛下,微臣无能,辖境内以黑山寨为首的盗匪团伙横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以至于商贾不通,民生疾苦,赋税之事还请陛下宽限些时日。”
青州平阳县衙,韩闲身着官袍,提笔奏写。
写至此处,一名身着盔甲的武将正压着一位五花大绑的壮汉走进堂内,隐隐有邀功之意。
“大人,此人正是黑山寨的二当家。”
韩闲抬头扫了一眼,随意挥挥手,“知道了。”
接着继续提笔写道。
“陛下,北莽边关军屡屡南下,隐作蠢蠢欲动,奈何来去如风,加上黑山寨里应外合,微臣纵有抵御之心,也挡不住蛮族入侵,还请陛下加派军队驻守边疆。”
这名武将见自家大人对此并不感兴趣,于是开始禀报另一件事。
“大人料事如神,这二当家果真中计,派遣而来的一千骑兵进入陷阱,被属下斩尽杀绝,缴获战马千匹,大人此计实在妙哉。”
“如今,他们大当家带来黄金百两,白银千两,用来交换此人,咱们换不换?”
此时,二当家被麻布堵住嘴呜咽出声。
武将抬脚重重踢在屁股上,低声喝道:“老实点!”
闻言,韩闲简单的回了一句:“不换,我无辜的百姓就这么廉价吗!”
感受到韩闲平淡如水当中蕴藏的怔怔杀意,武将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这位大人的手段他可是了解于心。
用雷厉风行来说毫不未过。
武将领命退去后,韩闲面无表情继续写道:
“青州境内,天干恶旱,民心惶惶,饿死民生数以万计,商运官道危机四伏,税赋一事微臣实在有心无力。”
“微臣昨日又寻些奇珍已送往京都,还请陛下宽限时间,定尽快送上今年的赋税。”
写完最后一笔,韩闲伸了个懒腰。
这时,大堂外又走进来一名老态龙钟的师爷。
“大人,今年的商税已入库,黄金千两,白银四十千两,丝绸千匹,粮食二十万石。”
韩闲微微皱眉:“就这么点?”
师爷沉默,嘴角抽搐,这您都还嫌少?
韩闲到很清楚,这点钱跟真正的富商贵族比起来算个屁。
自从韩闲穿越以来经营平阳县四年有余,发达程度令寻常县城望其项背,商税是一年比一年高。
眼瞧现在步入正轨,估摸着怎么着也有黄金万两,完全没达到预期。
县内要经营,要征军,开垦田地,这点支出根本贪不了多少。
韩闲打算赚够三百就收手,到时雇佣几个高手暗中保护,云游天下。
师爷冷汗直冒,附身拱手道:“大人,您再三拖欠赋税,陛下那儿早晚瞒不住,这可是欺君之罪啊。”
韩闲丝毫不惧:“怕什么,难不成那娘们微服私访不成?”
师爷更加惊恐:“大人慎言,祸从口出啊!”
大苍王朝新上任那位女帝,实施变法加以赋税,十五税一,最终还不是让平民遭殃。
而且,她上任之后杂事众多,需要稳固朝堂内外。
平阳县地处边关,山路崎岖马匪众多,加上北莽探子渗透,虎视眈眈。
大苍国与北莽开战数年,仍未分胜负。
就算那娘们儿敢微服私访,韩闲不信这个时间段她敢来此处。
此地距京城路途遥远,就算她是三品,赶路也要数日之久。
谁能保证京都的官场当中没有细作?
若是走漏了风声,杀她的人可不止北莽一家。
师爷见韩闲不以为然的模样,顿了片刻,提着胆子说道:“大人,陛下今日已出京。”
韩闲眉头一挑,语气淡然。
“胆子还真大。”
自家县令不怕,他这个师爷怎可能不怕,连说话声都越发颤抖。
“万一陛下真来此,见到了真相,这可是要掉脑袋的啊。”
“早些准备还来得及啊,大人。”
韩闲不以为然的安抚道:“不用担心,你也不看看这是哪儿,平阳县,地处北境边荒,常年战乱之地,北边蛮子她不怕,你可别忘了北莽可是有大宗师的存在。”
“千金之躯不坐朝堂怎么会来此?整个大苍国最高也不过一品,若是细作通风,必死无疑。”“本官早已提醒北莽蛮子频频南下,这个时候微服私访,这娘们儿真是愚蠢至极!”
韩闲缓步走下,来到师爷跟前,继续说道:“至于我拖欠赋税,是想让她知道这里的民生疾苦,一味增加税收以此来制衡地主富商,济助难民,只会让民生更加困苦。”
“况且,若是走漏了风声,让其他人知道这里来效仿我,摘我桃子怎么办?”
韩闲很清楚,想要长时间隐瞒那是不现实的。
他志向不高,等赚到了钱,便辞去职务云游天下。
在此之后,规模成型,交给别人打理即可。
至于如今的微服私访,韩闲以为那女人既然能当上女帝,不可能是个傻货,再怎么发疯也不可能来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