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杀人诛心
“我们愿意用两个华人换一个荷兰人,不,三个华人,四个……”
使者昆拉德·G·亨德里克斯不断加码,天真的以为这是可以你来我往的商业交换,以为这可以打动刘季。
但他这种急切,也暴露了这批俘虏对巴达维亚的重要性。
更加暴露了……
此时巴达维亚的空虚。
刘季很想喊出那句让那些人去死,但一时的爽快,无疑会让这些年的忍耐白费,无疑会将那些贱人彻底推到荷兰人一方,让他们誓死为荷兰人效力。
这对今后攻打巴达维亚不利,也对今后的报仇不利。
冷静,他在心里劝告自己,然后深吸一口气,在椅子上找了舒服的角度坐下,冷冷的说:
“600里亚尔,一个荷兰人,否则免谈。”
“不,不,你疯了,这么多钱都够我们买10个爪哇人,或者12个马来人。”亨德里克斯没了最初的冷静,瞪大了眼让他虚弱的内心暴露无遗。
最终,使者先生的声音也变得软弱又缺乏自信:“30里亚尔,我最多可以给到45里亚尔,再加上一个华人,如果你同意,我们可以立刻付钱。”
“回去吧,告诉科恩,保护好我的钱,保护好他的脑袋,我会亲自过去取的。”刘季向士兵们使了个眼色。
在荷兰使者大声叫嚷中,士兵们将其拖出了会议室,丢到了街上。
亨德里克斯见到有过几面之缘的总裁助理李文从公司大门出来,想要和其搭讪,好行个方便,重新谈判。
但被李文无视。
在使者先生不解的目光中,李文小跑着奔向码头,奔向正在泡在水里清理河道的俘虏身旁。
俘虏们喜气洋洋,自打先前见到使者到来,便一直这样,已经从心底认定他们很快就会被释放。
“先生们,”李文用尽最大力气,以荷兰语喊道,“巴达维亚的殖民政府只愿意给你们每个人,付45里亚尔的赎金,和购买一个爪哇奴隶同样的价格。”
“哦,抱歉,那位日耳曼先生,你是日耳曼人吧,他们不会给你付赎金的,因为你不是荷兰人。”
“你们可以不信,但你们瞧,那位你们熟悉的司法官阁下就是谈判使者,他正在过来,你们可以问他。”
缴纳对应的赎金,然后获得自由,是欧洲的传统。
许多俘虏在这方面经验丰富。
即便他们只是最普通的士兵,不是贵族,不会有国家和政府为他们支付赎金。但他们不是荷兰共和国的义务兵,是雇佣兵,签署过雇佣协议,东印度公司作为雇主就需要为他们支付赎金。
而且这几日,坤甸人多次说过,只要500里亚尔,就能获得自由。
这点钱,还不到他们两年的薪水,对比在欧洲的赎金,也算是极低的金额。
所以这几天,他们一直相信公司会付钱。
直到李文动摇他们的决心。
“亨德里克斯阁下,请您告诉我,公司会为我们支付赎金吧?”一个日耳曼雇佣兵问道。
使者先生刚张嘴,准备给出肯定的答复,但耳畔莫名响起了刘季方才的质问。
‘是魔鬼诱惑了你,还是你,原本就是撒谎成性的魔鬼?’
‘魔鬼’二字扼住亨德里克斯的咽喉,他张着嘴,久久未能说出一个字。
他的迟疑让雇佣兵意识到了问题,意识到李文所说的毫无疑问是真话。
雇佣兵怒气冲天,若非被镣铐锁着,已经冲上岸来,揪住使者的衣领。但在火枪瞄准之下,他只能乖乖的呆在水中,将不满化作咒骂。
“骗子、小人,该死的荷兰猪,你们都是背叛耶稣的犹大,都是该被钉在十字架上烧死的魔鬼!”
动静搞得很大。
很快,稍微远一点的俘虏们也知道发生了什么。
一时间群情激愤。
那些无处发泄的非荷兰雇佣兵,将目标锁定为近旁的荷兰人,拳头如雨点般猛然砸下。
尽管他们人数较少,但在怒火的加持下,还是和荷兰人打得有来有回,场面极度混乱。
岸上的坤甸士兵早都收到过通知,静静的看着他们内斗,丝毫不干涉。
俘虏太多了,不好管理。
多死几个,留下足够干活的就行。
但士兵们也不是光顾着看热闹。
砰砰砰……
火枪连开,将两个未经允许上岸的荷兰俘虏击毙。
混乱立刻平息。
“不,你们不能这样,刘季说过,你们不会杀俘虏的。”
使者先生抓住李文,被后者一把甩开。
李文后退一步,淡淡的说:“你看到了,是他们先要逃跑的,是他们先坏了规矩,是他们自己找死的。”
“所有人听着,坤甸是最讲道理的地方,上将说两年后会放你们,就绝对会放。在此之前,有人敢抗命不从,这就是下场。”
两具倒下的身体被确认死亡,被丢进河里,由水流冲向大海。
使者亨德里克斯失魂落魄。
没能践行法律的公正,也没能保护好发过誓要维护的同胞。
他沉浸在自己的失败中,忽略了周边的动静,直到眼前光影闪动。
“亨德里克斯先生,刚才我已经向你的同胞们讲过了,允许他们在巴达维亚或是别的什么地方的亲朋好友为他们付赎金,只要你们能把钱带来,我们同样会放人。”李文从怀中掏出一沓纸。
“拿着,里面有所有俘虏的信息,方便你们把消息带给他们亲朋好友。”
看着递来的纸,以及李文脸上的笑,亨德里克斯如坠冰窟。
这纸,他不接,会让俘虏们对巴达维亚,对东印度公司心寒。
这纸,他接了,会给部分俘虏希望。
但这些希望是真的吗?
辛苦筹集到的钱,真能被以赎金承认吗,刘季不会在中间做手脚吗?
不,肯定会。
如果是他,他肯定会的。
所以他很确信,刘季这么做,就是为了杀人诛心,为了让所有俘虏对巴达维亚失望,甚至是巴达维亚城中的所有人对殖民政府失望,从而产生嫌隙。
想法越发清晰。
刘季不需要弄虚作假,只要稍稍拖延一下接到赎金和释放俘虏中间的过程,同时让个别人得到释放。
然后,一点点时间、信息差和差别对待的结果,以及殖民政府高级雇员们贪婪成性的事实,就会让俘虏们和他们在巴达维亚的亲朋好友产生误会,认为是殖民政府从中作祟。
怎么办?
接,还是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