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拾遗子

第42章 食色篇·乙·情欲经

拾遗子 拾遗士 4696 2025-05-18 09:47

  一、金莲章

  拾遗子在清河郡闲逛时,在酒馆碰到一位老爷爷。老爷爷一边叹气一边摸着膝盖问:“大家都说潘金莲毒死亲老公,是坏透了的人,你怎么看?”拾遗子喝完一杯酒,慢慢说道:“我给你讲讲潘金莲的事儿吧。”

  潘金莲原本是清河县的普通姑娘,长得漂亮,可家里太穷,被卖给张大户当小妾。张大户又老又没力气,他老婆还特别爱嫉妒、脾气差,潘金莲在他家受尽了委屈。后来张大户把她嫁给了武大郎,武大郎个子矮,长得也不好看,就靠卖炊饼过日子。虽然他人老实,但家里穷、模样也不好,这是改变不了的。

  有一天,潘金莲在楼上晒衣服,撑衣服的竹竿不小心掉下去,正好砸在路过的西门庆头上。西门庆是当地有钱人,长得帅,还特别会讨女人欢心。两人一见面,就像干柴碰上烈火,很快就好上了。潘金莲知道和西门庆在一起不对,违反了做人的规矩,可她太想过上好日子,太渴望被人疼爱,实在控制不住自己。最后,在王婆的怂恿下,她把武大郎毒死了,自己也没落得好下场。

  拾遗子对老爷爷说:“潘金莲做的事确实让人又恨又可惜,不过仔细想想,她也是被心里的欲望推着走的。喜欢好吃的、好看的,这是人的天性。她日子过得太苦,碰到能满足她想法的人,那些道德规矩就管不住她了。这不是给她的错找借口,而是让我们明白,人心里的欲望有时候特别强大,真的会让人不顾规矩。”老爷爷听了,一边点头一边琢磨这话。

  二、郑姬章

  周襄王二十年,拾遗子到了郑国。郑国有个贵妇人叫郑姬,她老公子明是个大夫,经常要出国办事。郑姬一个人在家,虽然吃喝不愁,但心里特别孤单。

  有一天,子明的朋友公子蛮来家里做客。公子蛮年轻帅气,说话又好听,和郑姬聊得特别开心。从那以后,公子蛮经常找理由来见郑姬,两个人慢慢就有了感情。郑姬心里清楚,自己已经结婚了,应该守好妇道,可每次见到公子蛮,心里就砰砰直跳,根本控制不住。

  时间一长,他们的事就被外人知道了。子明回来听说后,气得火冒三丈。郑姬跪在他面前哭着说:“老公,我知道错了,可我真的管不住自己的心。你总在外面,我一个人在家,那种孤单的滋味太难熬了。公子蛮对我又关心又爱护,我一时没把持住,就做错了事。”

  拾遗子听说这件事后,对学生们说:“郑姬的事,就是人的天性打败了道德规矩的例子。她太孤独了,太渴望有人关心,心里对感情的需求就像涨潮的海水一样,再怎么提醒自己要守规矩,也抵不过心里的渴望。人喜欢美好的东西,这很正常,只是我们得想想,怎么在欲望和道德之间找到平衡。”学生们听了,都低头认真琢磨起来。

  三、魏女章

  战国的时候,魏国有个年轻姑娘叫魏女,刚满十五岁,长得特别漂亮。她爹把她许配给同县城的一个富家子弟,可这个富家子弟又凶又爱玩,整天喝酒赌博,根本不把魏女放在心上。

  魏女心里特别难受,经常一个人在花园里偷偷哭。有一天,她碰到一个来游学的年轻书生。这个书生又文雅又有学问,和魏女聊诗词文章,两个人越聊越投机,感觉就像认识很久的好朋友。魏女心里特别高兴,觉得终于遇到懂自己、心疼自己的人了。

  从那以后,他们经常在花园里偷偷见面,互相说心里话。魏女知道自己已经订婚了,和书生来往不对,可她实在不想再回到那个冷冰冰的家,面对那个让她伤心的未婚夫。慢慢地,她不再在意那些道德约束,一门心思和书生谈恋爱。

  拾遗子路过魏国听说这事,就找到魏女说:“你想追求幸福,这没错,可不能用不对的方法。人都向往美好的感情,有时候一上头,就容易把规矩抛在脑后。喜欢谁、想和谁在一起,这是人的天性,可就是因为这份天性,才让你慢慢不把道德当回事,最后做出了越界的事。”魏女听了,低着头不说话,眼神里满是纠结。

  四、汉妇章

  西汉元帝的时候,长安城外有个农妇,大家都叫她汉妇。她老公常年在外做生意,家里就她和婆婆两个人。汉妇特别勤快,每天操持家务,照顾婆婆也很用心。

  有一天,隔壁搬来一个男人,是个死了老婆的猎户。这个猎户身体强壮,人也热情,经常帮汉妇家干重活。一来二去,两个人就熟络起来。汉妇觉得猎户又正直又热心,对自己和婆婆都很好,心里渐渐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婆婆看出了汉妇的心思,私下里提醒她:“儿媳啊,你老公虽然不在家,但他始终是你的丈夫,可不能做对不起他的事啊。”汉妇含着泪点头答应,可每次看到猎户,心里就乱得不行。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两人还是越过了道德的界限。

  拾遗子知道这件事后,来到汉妇家,对她说:“你一个人又孤单又无助,猎户对你好,你心里的感情根本忍不住。人有情感需求,这是人的本能。大家都知道要遵守道德,可当心里的渴望太强烈,道德就很难约束住人了。你现在的处境,就是人的本能和道德规矩起冲突的结果。”汉妇听了,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五、唐姬章

  唐玄宗开元年间,洛阳城里有个唱歌的姑娘叫唐姬,她歌声动听,长得也好看,好多有钱人家的公子都喜欢她。可唐姬心里一直盼着能遇到一份真正的爱情,找个真心对她好的人。

  有一天,唐姬在酒馆唱歌,碰到一个穷书生。这个书生虽然穿得破破烂烂,但特别有才华,听了唐姬的歌后,一个劲儿地夸赞。两个人越聊越投缘,书生经常来听唐姬唱歌,还专门给她写诗。唐姬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懂自己的人,慢慢地就爱上了书生。

  可唐姬是歌姬,在当时社会地位很低,书生的家人坚决反对他们在一起。书生夹在家人和唐姬中间,左右为难。唐姬看着书生这么痛苦,自己也特别煎熬。她知道他们的感情不符合当时的规矩,可就是没办法放弃。

  拾遗子在洛阳听说这事,就找到唐姬和书生,说:“你们俩互相喜欢,这是因为人天生就渴望爱情。喜欢一个人,想和他在一起,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虽然社会的规矩不认可你们,但你们心里的感情太强烈,这些规矩根本拦不住。这就是人性复杂的地方,我们得学着去理解和面对。”唐姬和书生听了,紧紧握住对方的手,眼神里充满了坚定。

  六、宋商章

  北宋徽宗年间,杭州有个商人,常年在外面跑生意,留年轻的老婆宋妇一个人在家。宋妇虽然有仆人照顾,但日子过得特别孤单。

  有一天,商人的伙计从外地回来,带来了商人的信。这个伙计年轻能干,做事又勤快,经常帮宋妇处理家里的事。时间长了,两个人之间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宋妇知道和伙计在一起不对,可她太孤独了,伙计的关心让她特别珍惜,最后还是没能守住道德底线。

  事情被商人发现后,他气得不行,要把伙计送官。宋妇跪在商人面前哭着说:“老公,我对不起你,可我一个人在家实在太孤单了。你总不在家,伙计对我这么好,我一时糊涂,才做了错事。”

  拾遗子路过杭州听说这事,就对商人说:“你老婆做的事确实不对,但你也该想想,她一个人在家这么久,心里的孤单和渴望没人懂。人都有情感需求,这是人之常情。我们得遵守道德,但也不能忽视人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商人听了,沉默了好久,最后心软放了伙计,但夫妻俩的感情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七、元妾章

  元朝大德年间,大都有个当官的,娶了个年轻的小妾叫元妾。当官的年纪大了,可元妾正是青春好年华,两个人之间的差距让元妾心里特别苦闷。

  当官的侄子经常来家里做客,他和元妾年龄差不多,两个人相处得很融洽。时间一长,元妾对侄子有了好感,侄子也喜欢元妾的漂亮和才情。他们心里明白这份感情不对,可就是控制不住,开始偷偷来往。

  事情被当官的发现后,他大发雷霆,要狠狠惩罚两人。元妾哭着对当官的说:“老爷,我知道错了,可我实在受不了这种没盼头的日子。我还年轻,也想有人陪、有人疼,您侄子对我好,我一时没忍住,才犯下大错。”

  拾遗子知道这件事后,对当官的说:“您的小妾还年轻,心里对感情和生活有很多期待。按照规矩,她应该守本分,可她心里的渴望太强烈,就想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就是人性和规矩的矛盾,我们不能只看到她的错,也要明白人性的复杂。”当官的听了,虽然还是很生气,但慢慢消了火。

  八、明姑章

  明朝嘉靖年间,江南有个农家姑娘叫明姑,十六岁,长得端庄又漂亮。家里给她订了门亲事,男方是邻村的一个农夫,比明姑大十岁,人虽然老实,但明姑对他没什么感觉。

  明姑心里不愿意,可又不敢违抗父母。结婚后,两口子日子过得平平淡淡,明姑总觉得生活缺点什么。有一天,一个进京考试的举人来村里借住。举人风度翩翩,和明姑聊天特别投机,两个人心里都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举人走了以后,明姑整天想着他,思念越来越深。她知道自己已经结婚了,这么想别人不对,可就是控制不住。最后,她下定决心,要去找举人,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

  拾遗子在江南遇到明姑,听她讲完自己的事,说:“你想追求自己的幸福,这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有追求快乐的权利,只是在追求的过程中,得考虑大家都认可的规矩。但不得不说,当人心里的渴望太强烈,那些规矩就很难拦住人了。”明姑听了,眼神里闪过一丝坚定,继续踏上寻找举人的路。

  九、清妓章

  清朝乾隆年间,扬州有个青楼女子叫清妓,她只卖唱不卖身,长得好看又有才华,名气很大。好多富家子弟、文人都想和她亲近,可都被她拒绝了。

  有一天,清妓碰到一个穷书生,这个书生很有才华,就是家里太穷,考了好几次都没考上。两人一见面,就觉得特别投缘,清妓心疼书生,书生也喜欢清妓的才貌,很快就相爱了。清妓知道自己是青楼女子,和书生在一起会很困难,也不符合世俗的规矩,可她不管别人怎么说,就是要和书生在一起。

  这事被青楼老鸨知道了,老鸨坚决反对,觉得清妓不该放弃大好前途,跟着一个穷书生。清妓对老鸨说:“妈妈,我虽然在青楼,但也有追求真爱的权利。书生虽然没钱,但他对我是真心的,我愿意和他一起吃苦。”

  拾遗子路过扬州听说这事,就对清妓说:“你不顾别人的偏见和规矩,勇敢追求爱情,这就是人的天性在起作用。爱情不会因为身份地位就不一样,人心里的渴望足够强大,就能打破很多世俗的限制。”清妓听了,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和书生一起离开了扬州,去开始新生活。

  十、民初章

  民国初期,到处都在打仗,北平有个大户人家的姑娘叫民初女,她出身富贵,知书达理。家里给她订了婚约,对方是军阀的儿子,又任性又没本事。

  民初女特别讨厌这门婚事,可又没办法反抗家里。在一次宴会上,她遇到一个进步青年,这个青年思想新潮,充满活力,两人一见如故,聊得特别开心。民初女觉得终于遇到了和自己合得来的人,很快就爱上了青年。

  她知道自己已经订婚了,和青年来往不对,可实在不想嫁给那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过一辈子不开心的日子。在新思想的影响下,她决定反抗,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幸福。她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和青年私奔,离开了北平。

  拾遗子在北平听说这事,就对民初女说:“现在正是新旧思想交替的时候,你做出这样的选择,既是因为心里的渴望,也是对旧规矩的挑战。追求幸福是人的本能,当旧的规矩和人心里的需求冲突时,人的天性就会让人打破束缚,去寻找新的生活。”民初女听了,感激地点点头,和青年一起去追求自由的生活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