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港岛1977:打造东方荷里活

第131章 拜访李平倩

  日中的阳光透过纱帘,简朴却充满书卷气的客厅里投下柔和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陈年书籍特有的气味。卢同提着几样时令生鲜,轻车熟路地按响了门铃。

  “来了来了!”门内传来李平倩清朗依旧的声音。门开,年逾古稀的李导精神矍铄,银发梳得一丝不苟,看到卢同,脸上立刻绽开慈祥的笑容:“同仔来了?快进来!手里提的什么?又破费啊!”

  “李爷爷,一点心意。”卢同笑着进屋,将东西放在玄关,“都是些新鲜菜,中午给您露一手。”

  “你这孩子,来看我就看我,还总惦记我这老头子的胃。”李平倩嗔怪着,眼中却是掩饰不住的欢喜。他引卢同到客厅坐下,亲自泡了一壶上好的龙井。

  “李爷爷,我后天就要动身去瑞士了,参加洛迦诺电影节。”卢同端起茶杯,郑重地说。

  李平倩泡茶的手微微一顿,随即笑容更深,带着由衷的欣慰:“好好好!能入围主竞赛单元,了不起!给咱们华人电影争光了!”他放下茶壶,目光慈爱地落在卢同身上,像看着自家最有出息的后辈,“路上要当心,那边气候和香港不一样,带件厚衣服。跟洋人打交道,不卑不亢就好,咱们的电影,自有咱们的好……”

  老人的叮嘱絮絮叨叨,从衣食住行到待人接物,事无巨细,都是最朴素的关心。卢同安静地听着,心中暖流涌动,又生出些许担心。

  他明明在前两周就让老豆通知李爷爷,电影入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事情,李爷爷却好似忘记了这件事。

  卢同的思绪飘回了数年前。那时他才十岁,对武侠电影着了迷,缠着老豆带他去片场开眼界。老豆中途被急事叫走,给卢同指了方向,就离开了。原本老豆指的是邵氏的清水湾片场,卢同因为不认识路,稀里糊涂地拐到了《云海玉弓缘》剧组。

  他好奇地四处张望,看着工作人员布景、演员走位、灯光调试。他的目光最终被摄影机旁一位气质儒雅、指挥若定的长者吸引——那天,李平倩正在和张鑫岩、傅麒讨论新派武侠电影的拍摄手法。

  鬼使神差地,卢同凑了过去,听着他们的讨论。因为上辈子看过不少武侠电影,也网上的从幕后花絮里了解了一些拍摄手法,听着听着,卢同忍不住插话:“我怎么不把机位调低一点,从金世遗的仰角拍厉胜男飞身下崖,会不会更能突出她那一瞬间的决绝和悲情?配上逆光,剪影效果可能更有冲击力。”

  片场瞬间安静了,好多人都惊讶地看着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卢同,摄影师更也面露不悦。李平倩却意外地没有生气,反而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他:“哦?小朋友,你懂电影语言?”

  卢同那时刚刚穿越不久,脑中装着远超这个时代的电影理念。面对李平倩的询问,他侃侃而谈,从镜头调度谈到角色弧光,虽然有些稚嫩,但观点新颖独特,角度刁钻。虽然卢同的肚子里只装了半桶水,但胜在那个时代的电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镜头语言比这个时代丰富许多。卢同说的杂乱,却极具先锋性。

  李平倩的眼神从好奇渐渐变为惊讶,最后是毫不掩饰的欣赏。

  从那以后,卢同就得到了李平倩的真传,陆陆续续学习了不少拍摄手法,但卢同从未完整地执掌过一部电影,只拍摄了一些片段。

  原因无他,卢同觉得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李爷爷,中午想吃什么?”卢同收回思绪,笑着问。

  “你做的我都爱吃!”李平倩乐呵呵地说。

  卢同起身走进熟悉的厨房。李平倩的厨房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卢同系上围裙,动作麻利地开始处理食材:一条鲜活的鲈鱼刮鳞去内脏,用姜片、料酒细细腌制;一把嫩绿的春笋剥壳切滚刀块;一块老豆腐切方丁;再切点姜丝葱段备用。

  他生起炉火,先将鲈鱼清蒸上,火候把握得恰到好处。另一边热锅凉油,下姜丝爆香,放入春笋块快速翻炒至边缘微焦,烹入黄酒、酱油、少许糖和热水,盖上锅盖小火焖煮。豆腐则用滚水加盐焯烫定型去豆腥。最后另起小锅,用猪油煸香蟹黄,倒入高汤,下豆腐,勾薄芡,撒上葱花,一盘金灿灿、香气扑鼻的蟹粉豆腐就出锅了。

  厨房里香气四溢。李平倩背着手踱步进来,看着卢同专注而熟练的背影,眼中满是欣慰:“同仔的手艺,不开餐馆可惜了。比我强!”

  “您那是大才,心思都在光影艺术上了。”卢同笑着将清蒸鲈鱼淋上热油和蒸鱼豉油,最后撒上碧绿的葱丝,“吃饭了,李爷爷!”

  一老一少相对而坐。

  清蒸鲈鱼肉质细嫩,原汁原味;油焖春笋脆嫩咸鲜,带着春天的气息;蟹粉豆腐滑嫩鲜美,入口即化。简单的家常菜,却充满了用心。

  饭桌上,李平倩给卢同夹了一大块鲈鱼:“同仔,夏夢依旧从米国飞往苏黎世,会在洛迦诺等你。官山有个戏要收尾,会晚几天过去,但肯定会去和你们汇合,给你们助阵。我都打过招呼了,到了那边,有自己人照应,我也放心些。”

  卢同心中感动:“谢谢李爷爷!您总是替我想得这么周到。”

  “傻孩子,应该的。”李平倩摆摆手,目光悠远,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我们这辈人赶上了那个年代,很多想拍的东西,拍出来了,也未必能走出去,让更多人看到……”他指的是冷战背景下,许多左派电影公司制作的优秀影片,因为政治因素被西方世界有意无意地屏蔽、忽视。

  卢同放下筷子,看着眼前这位为华国电影奉献一生、作品却因时代局限未能获得更广泛国际认可的大师,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

  “李爷爷,您的电影,是真正的艺术瑰宝。时代在变,世界在变。总有一天,我会想办法,让您的作品,让更多像您一样的华国电影人的杰作,堂堂正正地走向世界,让所有人都能看到它们的价值!”

  李平倩微微一怔,看着卢同年轻而充满锐气的脸庞,仿佛看到了某种薪火相传的希望。他眼中泛起一丝湿润,随即化作欣慰的笑容,用力拍了拍卢同的手背:“好!好!阿同,你有这份心,比什么都强!老头子等着看!快吃饭,菜要凉了!”

  阳光洒满餐桌,一老一少的身影在光影中显得格外温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