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港岛1977:打造东方荷里活

第115章 雷觉琨入伙

  次日是周一。

  访谈内容很快在电影圈传开,各大公司开始上班了,听到这个消息,纷纷查看项目进度,生怕公司的主要项目和《开心鬼》撞档期。

  不管是港娱还是内娱,电影公司还是电视台,他们都很现实。

  重点拍摄项目放在黄金档。

  其他项目则用来填档期。

  而处于风暴中心的卢同,对娱乐圈的这点事完全不care,他正忙着准备材料,明天和雷觉琨谈判。

  周二。

  九龙建业总部会议室。

  空气里混合着雪茄的醇厚、新打印文件的油墨味,以及一种无形的、紧绷的较量感。

  厚重的红木会议桌一侧,坐着九龙建业的掌舵人,雷觉琨。他神态自若,指间夹着半截雪茄,烟雾袅袅,深不可测的目光透过镜片扫视着对面的三人。他身旁是几位西装革履、表情严肃的九龙建业高管和财务顾问。

  卢同只带了周放和顾琴,罕见地穿上了笔挺但不过分张扬的西装,眼神锐利而专注。顾琴坐在他右手边,面前摊开着厚厚的文件夹和计算器,随时准备提供数据支持。周放则在卢同左手边,负责记录谈判要点,略显老化的眼睛同样警惕。

  寒暄过后,话题迅速切入核心。

  “雷生,”卢同开门见山,语气沉稳,“关于丽声院线与旭日传媒的合作,我们的诚意很足。旭日传媒以旗下十三家自有地皮及影院经营权作为核心资产,希望能与九龙建业旗下的丽声院线深度整合,共同打造一个更具竞争力的放映网络。”

  雷觉琨微微颔首,弹了弹烟灰:“卢生年轻有为,《富贵逼人》一炮而红,势头很猛。整合院线,扩大规模,势在必行。不过——”他话锋一转,带着商海沉浮多年的老练,“九龙建业的核心在地产。我对影院日常经营兴趣不大,更看重的是这些影院下面地皮的长远价值。”

  卢同心中了然,这正是谈判的关键点:“雷生不给地皮?”

  “对,我只经营权入股。”雷觉琨吐出一个烟圈,清晰地说道,“丽声院线目前四家戏院的经营权,我可以拿出来,并入新整合的旭日传媒院线体系。但地皮的所有权和管理权,九龙建业必须牢牢掌握。”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只有吊扇转动和纸张翻动的细微声响。

  “雷生对地皮的重视,我们能理解。”卢同斟酌着措辞,他也没打算挖雷觉琨的心肝地皮,“九龙建业以丽声院线四家戏院的经营权入股,希望换取旭日传媒多少股份?雷生可不能漫天要价。”

  雷觉琨身体微微前倾,报出一个数字:“15%。”

  “南方影业才拿20%。”顾琴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雷觉琨,冷静回应道,“雷生,南方影业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院线经营权,还包括自有地皮。丽声四家戏院固然是优质资产,但15%的估值,我认为偏高。5%!”

  雷觉琨没有立刻反驳,只是缓缓抽着雪茄,目光扫过卢同坚定的脸,又看了看他身后两位得力助手。他身后的财务顾问低声与他交流了几句。片刻后,雷觉琨才再次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10%,最低。”

  “雷生,丽声院线目前只有四家戏院。而旭日传媒整合后,将拥有十七家影院的庞大网络,与嘉禾在港岛的自有院线数目持平。九龙建业仅以四家戏院的经营权,就获得旭日传媒10%的股份不觉得荒谬吗?”

  卢同看向雷觉琨,气氛突然变得有些紧张。雷觉琨正要放低条件时,卢同突然松口了。

  “为了体现公平,也为了激励九龙建业与我们共同做大蛋糕,”卢同掷地有声地说,“我要求在协议中加入对赌条款:雷生您获得的这10%旭日传媒股份,其完全生效并享有完整权益的前提是,九龙建业必须在1979年12月31日前,以丽声院线的名义,新增建成或收购并投入运营至少十家新戏院!如果未能达成此目标,您的股份比例将相应调整,甚至部分期权失效。”

  雷觉琨盯着卢同,足足看了十几秒,脸上没有怒意,反而渐渐露出一丝欣赏的笑意。他欣赏有胆识、有魄力的年轻人。两年多时间新增十家戏院,虽然挑战巨大,但结合九龙建业的实力和香港电影市场的爆发前景,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反而能促使他更快地扩张影院网络,抢占市场。

  “赌是可以赌,但卢生要答应我一个条件——”雷觉琨的眼神变得锐利,他拍了拍手,会议室内进来一个人,正是南方影业的总经理许敦乐。

  卢同眉头一皱,南方影业的人怎么会在这里?

  雷觉琨继续道:“旭日影业才是你们的核心引擎,是下金蛋的鸡。九龙建业若要入股旭日传媒,自然希望这份投资能最大程度分享到旭日影业的成长红利。因此,我要求旭日传媒必须持有旭日影业相当比例的股份,并且这个比例要写入协议,确保九龙建业能通过旭日传媒,间接分享影业的收益。”

  许敦乐点头附和:“卢生,我觉得雷老板说的有道理。”

  妈的,被自己人背刺了!

  卢同怎么也没想到,雷觉琨居然玩了一出釜底抽薪。

  这个要求直指卢同的核心布局,会议室的气氛瞬间更加凝重。

  卢同的大脑飞速运转,他必须守住旭日影业的控制权,但又不能完全拒绝雷觉琨这个合理的要求。

  “雷生目光长远。”卢同先肯定了对方,然后话锋一转,“旭日影业是独立运营的制片公司,其股权结构有其自身的规划。”

  许敦乐道:“30%。”

  泥马!

  “许敦乐,你这么做,杨先生知道吗?”卢同捶了捶桌子,脸上的冷意不再掩藏。

  许敦乐嗤笑一声:“若不是雷老板提醒,我还不知道,你居然存了这种心思来算计革命同志。”

  傻逼!

  按照历史的轨迹,你们南方影业在港岛会接连亏损,最后把本埠的戏院合并到银都机构。

  劳资看在同为左派的面子上,好心给杨老板指了一条康庄明路,你个蠢驴居然出来搅事!

  “看在你对杨先生忠心耿耿的份上,我今天先不骂你。但你事后最好去问问杨先生,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搞清楚,过来道歉!”

  卢同强忍住骂人的心思,继续据理力争。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茶水换了几轮,也没吵出个结果,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昂贵的红木长桌上,精致的骨瓷茶杯早已凉透,却无人有心思再添热茶。雷觉琨稳坐主位,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眼神锐利如鹰隼。许敦乐坐在他下首,嘴角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带着点幸灾乐祸的冷笑。卢同则坐在对面,背脊挺直,眼神深处是压抑的怒火和高速运转的冷静。

  “20%。”卢同最终拍板,“旭日传媒持有旭日影业20%的股份。这既确保了九龙建业能通过旭日传媒分享影业发展的红利,也保证了旭日影业拥有足够的自主权。”

  雷觉琨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卢生,20%?这个比例,恐怕不足以体现九龙建业投资‘旭日传媒’的诚意,更不足以分享‘旭日影业’这只会下金蛋的鸡的未来价值。30%,这是底线。”

  许敦乐立刻附和:“雷老板是真心实意想合作,卢生,旭日影业作为核心引擎,理应与平台深度绑定,让投资者看到明确的回报路径。25%很合理,保障的是大家的共同利益。”他刻意加重了“共同利益”几个字。

  卢同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电般射向许敦乐:“许总经理,‘共同利益’从你口中说出来,真是讽刺!”他猛地一拍桌子,声音不大,却震得茶杯轻响,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南方影业与旭日影业,本是同气连枝!杨先生信任我,让我为南方影业的未来献策!我卢同自问殚精竭虑,将产业分割,设计‘旭日传媒’这条出路,是为了谁?是为了让南方影业摆脱困局,是为了保住我们左派在香港影坛的一块阵地!不是为了让你在这里,帮着外人来掏空旭日影业的根基!”

  卢同语速极快,字字铿锵,就差指名道姓地骂人目光短浅。

  许敦乐脸色瞬间涨红:“卢同!你少在这里扣帽子!什么掏空根基?入股是商业行为!雷老板入股,南方影业没有入股吗?你口口声声说愿意帮衬杨老板,为什么把影业和传媒切割得这么清楚?你不就是想独揽影业的控制权,怕别人分薄了你的利益吗?你算计革命同志在先,还有脸指责我?”

  “算计?”卢同怒极反笑,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穿透力的质问,“许敦乐,你告诉我,这些年,南方影业在港岛如何?是蒸蒸日上,还是接连亏损?你作为南方影业的经理,没有人比你更清楚!杨老板拿着东南亚的盈利填补港岛的亏空,你不会不知道吧?”

  许敦乐瞬间像被掐住了脖子,脸色由红转白,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他就是因为看到老板为左派付出这么多,却被人算计了地皮,今日才答应和雷觉琨合作,争取让旭日传媒拥有旭日影业的股份。

  卢同不给他喘息的机会,步步紧逼道:“我卢同,看在杨先生的面子上,看在同为左派同志的情分上,好心指出一条明路!许生不领情也就罢了,反而被外人三言两语挑拨,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帮着外人来卡我的脖子,断我们自己的后路!你这不是蠢,是什么?你说话!”

  许敦乐羞得浑身发抖,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卢同的“蠢”字,像一把尖刀扎进他心里。

  他确实犯蠢了。

  卢同不再看面如死灰的许敦乐,转向雷觉琨,语气稍缓但依旧坚定:“雷生,您是商界巨擘,眼光长远,自然明白一个道理:下金蛋的鸡,需要精心饲养,需要自由的空间,才能持续下出好蛋,下出更多的蛋!如果养鸡的人,时时刻刻担心别人来分走鸡蛋,甚至想直接插手怎么养鸡,这只鸡还能安心下蛋吗?下出来的蛋,还能是金蛋吗?”

  雷觉琨眼神微动,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示意卢同继续说。

  卢同厉声:“旭日影业的价值源于什么?源于创意!源于制片人的决断力!源于导演的自由度!源于演员的专注!这些都是极其脆弱的东西,需要独立、专注的环境去培育!一旦它的股权被过度分散,尤其是被一个并非专注于电影制作本身、而是着眼于平台整合和资本回报的‘旭日传媒’过度持有,必然会引来各种非电影因素的干扰!”

  “如果今天许总经理想插手制片方向,明天传媒平台为了快速回报要求拍迎合市场的烂片,后天又为了平衡股东关系塞进不合适的人选……雷生,您告诉我,这样的旭日影业,还能拍出《富贵逼人》吗?还能成为您口中那只‘下金蛋的鸡’吗?它只会变成一只被拔光了毛、再也下不出好蛋的普通母鸡!”

  “20%!”卢同斩钉截铁,再次强调这个数字。“这是我能接受的最大限度!这个比例,足以让九龙建业通过旭日传媒,享受到旭日影业成功带来的可观红利!同时,又能保证旭日影业拥有足够的自主权和呼吸空间,专注于它的核心竞争力——制作好电影!源源不断地为旭日传媒、为九龙建业提供优质的内容和持续的利润!”

  雷觉琨:“25%!不能——”

  卢同身体微微前倾,直视雷觉琨的双眼,抛出最后的筹码:“雷生,您是投资未来的人。20%的绑定,是保障。您不要忘了——”他扫向前几天畅聊时的沙盘,笑着威胁:“我这个人有个坏毛病,我吃不下的东西,心情一不好,会让你们所有人都吃不下。雷生敢试一试吗?”

  雷觉琨没想到卢同会这么疯,长时间地沉默了。会议室里只剩下空调低沉的嗡鸣。雷觉琨的目光在卢同坚毅的脸上停留了许久,他缓缓端起早已冰凉的茶杯,抿了一口,似乎在品味卢同话语中的每一个字。

  最终,他放下茶杯,发出一声轻微的“嗒”声。

  雷觉琨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打破了沉寂:“卢生年纪轻轻,眼光、口才、胆识,皆是上乘。难怪能在短短时间内,搅动港岛影坛风云。”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你说服我了。20%就20%!”

  “mad,和这些贪婪的商人讲道理真麻烦,还是威胁最管用。”卢同在心里口吐芬芳,面上却不动声色,微微颔首,“雷生英明。”

  雷觉琨拿起桌上的雪茄剪,慢条斯理地修剪着雪茄头。

  烟雾缓缓升起,模糊了他锐利的眼神,也仿佛为这场惊心动魄的股权争夺战,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

  雷觉琨突然补充:“协议里要写明,这是旭日传媒对旭日影业的最低持股要求。”

  卢同怀疑雷觉琨打算把江祖谊也拉进来搅局,但没证据。

  “雷生,20%就是20%,没必要提什么最低持股要求吧?”

  雷觉琨盯着卢同的桃花眼,两只狐狸精对视一笑。

  被识破了啊!

  “那就定在20%吧!”

  随着这声定论,谈判桌上最后的紧张气氛终于消散。双方的法务和财务人员立刻开始细化条款。

  最终协议敲定:

  (1)九龙建业以丽声院线四家戏院的经营权入股,获得旭日传媒10%的股份。

  (2)旭日传媒必须持有旭日影业20%的股份。

  (3)雷觉琨所获10%旭日传媒股份的完全生效,以九龙建业在“1979年12月31日前为丽声院线新增十家戏院”为条件。

  (4)旭日传媒整合后,卢同个人持股比例被稀释至40%(不再是绝对控股,但仍是最大单一股东)。

  当所有细节落笔签字,雷觉琨站起身,隔着宽大的红木会议桌,向卢同伸出手,脸上带着商人特有的、洞悉了未来利益的笑容。

  “卢生,合作愉快!”

  卢同面带假笑着和雷觉琨握手,心里又冒出一个主意——

  按照港交所的规则,经过这一系列的变动后,旭日传媒可以申请重新发行股票。

  像前年,太古洋行发行新股换取大昌地产附属公司股权,之后又有一系列通过发行新股进行收购合并的行为,通过发行新股来实现资产的注入和控制权的转移。

  或许,自己通过营销,借助雷觉琨入股一事,以新股换旧股,从二级市场收拢股票,提高股权?

  “雷生,合作愉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